陈跃俊的梦想:

所有身处困境的人都能及时得到救援

□ 邹迪 实习生/赵丹

2021-06-04   阅读数:1251   本文字数:1740  

5月22日凌晨2点,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市溧急应蓝盾救援服务中心理事长、溧阳蓝天救援队队长陈跃俊闻讯后立刻带队前往,连续3天在高原奋战,成功完成救援任务。

2016年以来,陈跃俊将自己的家政生意放在了一旁,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奔走在救援一线。“有很多市民还不清楚蓝天救援队的性质,我们是一个公益性的救援组织,不收取任何费用。”陈跃俊一直有个梦想就是让所有身处困境的人都能及时得到救援。

 

 

2600多公里奔赴灾区救援

 

5月27日下午,记者采访陈跃俊时,他刚从灾区回来,眼睛里还布满了红血丝。连续作战加上高反,陈跃俊整个人显得十分疲惫,但说起这次救援工作,他却神采奕奕、思绪清晰。

此次青海地震发生后,陈跃俊一直在密切关注着灾情。5月22日上午11点,接到“江苏蓝天队长微信群”的通知后,陈跃俊立即召集了朱亚峰、芮明华、何波涛3名救援经验丰富的队员一同前往。人员装备准备到位后,当晚10点半他们就踏上了征程。

“5月24日早上,我们到达玛多县,当地下雨又下雪,气温只有零下5℃。我们都裹着军大衣,高反很严重。”陈跃俊说,他们4人轮流开车,2600多公里的路程整整开了30多个小时,在到达青海省玛多县黄河乡救援指挥部后,一行人立即投入救援。玛多县是一个平均海拔4200多米的断氧层地区,再加上不时有余震,恶劣的环境考验着每一位队员的毅力。

这次地震人员伤亡不大,但是房屋倒塌严重。江苏省42名蓝天救援队队员在黄河乡救援指挥部集结后,根据分配任务,陈跃俊等人连同其他两队队员主要负责向黄河乡、麻河乡、花石峡运输物资。听上去十分简单的任务,实际并不容易。山路急转弯、陡坡并行,下雪天影响驾驶视线,每个点位之间有3—5小时的车程。“这样的路况下,三组车队齐发更多的是为了保证各自的安全。”陈跃俊说,他们备好了氧气瓶,但不到紧急情况不敢吸氧,因为一旦开始吸氧就会停不下来。

陈跃俊回忆,强烈的高反让他们的行动变得更为困难,头重脚轻,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睡眠也没有保障,队员们一夜总是要醒十几次。“30个家庭赈灾箱,如果不是藏民帮助的话,我们十几个人起码要搬半个小时,速度不敢快,体力跟不上,高反太严重了。”

尽管条件恶劣,陈跃俊和队员们咬牙克服。5月25日晚,救援任务结束后,藏民们排着队要跟他们握手表示感谢。“其实我们真的没有做什么,也就是辅助运输物资而已。”陈跃俊感动地说。

 

从事公益救援已进入第6个年头

 

溧阳蓝天救援队成立于2016年。“溧阳发大水,各地都有救援队,独独溧阳没有,只能从外地借调。”陈跃俊说,当年溧阳蓝天救援队成立,他第一时间就加入,希望为公益救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然而,没有人手、资金紧缺、装备不齐,让这个当时只有20人的小团体在2018年遭遇了低谷,队员们或多或少情绪都有些许低落,有的甚至打起了退堂鼓。2018年9月,团队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应对措施,亟需一个主心骨来凝聚大家的精气神。就在那个时候,陈跃俊被推到了众人面前,成了溧阳蓝天救援队队长。

“钱是挣不完的,但是这份凝聚力一散就很难再续了。”陈跃俊说,早在2014年,他就开始接触公益。那时,他是一家家政公司的老板,因为喜欢做公益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立了无偿献血协会。自从2018年担任救援队队长后,他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救援队上,自己的公司也成了“兼职”。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救援是在2018年,一名男子刚从破产的阴影里走出来,打算重新开启自己的人生,却因为在湖里游泳遭遇了不幸。当时因为设备匮乏,我搜救了8个小时,还是没有成功。”回忆起这件事,陈跃俊哽咽了,“直到现在,我还能回想起当时他家人跪在我面前的画面。后来我们又打捞了8个小时才把人找到,所有队员都精疲力竭。”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坚定了陈跃俊要将救援队做好做强的信念。

目前,溧阳蓝天救援队队员已从当初的20人发展至40余人,同时还有200余名志愿者积极参与平时的救援辅助和培训。“现在想加入救援队的人有很多,但是我们的‘门槛’很高,这是一个专业性和含金量较高的公益组织。”陈跃俊笑着说,成为蓝天救援队的一员除了要有一颗善心外,最主要的是必须具备专业的搜救技能和相关资格证书。

危急时刻,他们换上行装,奔赴现场。为了让每一次救援速度更快、成功率更高,陈跃俊常常自掏腰包购买各种专业救援装备、组织队员开展各类专业培训。他们是一群穿着湛蓝服装的平凡人,正在实现着“超人”的梦想。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