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击国民党忠义救国军

2021-04-19   阅读数:5748   本文字数:876  

忠义救国军(简称忠救军)是抗日战争时期,由戴笠控制的活跃于江南地区的国民党特务游击武装。现代京剧《沙家浜》中有一段唱词曾对忠救军作了形象的概括:“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钩挂三方来闯荡,老蒋、鬼子、青红帮。”确如唱词所言,忠救军起于抗日战争的乱世,其骨干分子为军统特工和青红帮会员。由于国民党的排共反共方针,忠救军与新四军摩擦不断加剧。尤其是在澄锡虞、浙东、太湖及天目山区一带,忠救军不断破坏中共组织,捕杀革命干部,甚至向日伪军告密,以借刀杀人。随着抗战胜利的来临,忠救军与中共武装的对立更加势同水火。

1942年5月,原在澄武锡地区专门从事反共活动的忠救军教导第一、第四两个团,在窜犯靖江地区遭新四军一师一旅打击后,其残部10个连1000余人,在第一纵队司令黄力忠率领下,于当月底窜回金丹武地区,企图西进茅山,不断蚕食溧武公路以北地区。后因新四军有警戒,西犯茅山未能得逞。其中6个连改向西南方向经王母观、西岗等地窜入溧阳竹箦桥地区,向新四军十六旅所属部队寻衅,发生陆笪里战斗。新四军奋起反击,歼灭其第四团两个连,缴获轻机枪1挺和步枪若干支,将其击退。但顽军不肯罢休,忠救军仍不断在茅山地区(包括溧阳北部)向新四军寻衅摩擦。7月10日,顽新七师2000余人,与忠救军配合行动,由东坝、社渚、南渡一线向北推进,进攻溧水里佳山十六旅旅部,被十六旅击退。8月12日,六师师部指示十六旅:“江南顽方对我采用蚕食政策,占我地区,削弱我军,这是自(黄金山)三战三捷后即已如此。顽方执行这个任务的部队是忠救,对我危害最大的也是忠救,因此你们对顽斗争的中心是打败忠救。”

十六旅坚决执行这一指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采用持久消耗的战术与忠救军作斗争。在三四个月的时间内,四十六团一营、四十七团和茅山保安司令部先后与忠救军进行了8次战斗。其中8月份在溧阳北部陆笪里一带进行的一次战斗规模较大。十六旅出动五个连的兵力,在溧阳警卫连和竹箦桥区大队的配合下,向来犯的忠救军第四团900余人发动进攻,战斗4小时,毙伤顽军100余人,俘获4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10余挺、长短枪300余支。新四军牺牲连副指导员1人,战士1人,伤5人。到9月10日,迫使忠救军退回溧阳南部国民党防区。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