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大学同学发了一篇名为《耳机是一堵无形的墙》的文章,里面提到了我在大学时代经常戴耳机的事,并@了我,我认真拜读了一遍,感觉写得很有道理,虽然有些观点我并不认同。我觉得耳机的存在,是为了不打扰别人也不被别人打扰,可谓各自欢喜。耳机不会成为一堵墙,就像菜刀可以杀人,但不能把菜刀定性为凶器一样的道理。
耳机对于现在的我们并不陌生,它并不是从今天开始流行的。我是九五年上大学的,正是那时,似乎一夜之间耳机在校园里流行开来。那个年代和耳机相配的是一种叫“随身听”的,可以用来随身携带的袖珍型播放机。我们同学经常用它来听歌,主要播放磁带,流行于大街小巷的歌曲也开始通过耳机传到当时的年轻人耳畔。那时的我们都认为戴上耳机沉迷在音乐中是一个很酷的事。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
后来,表面上为了备考英语四六级,主要还是为了听歌,随身听几乎人手一个。走在校园里,戴着耳机在路上匆匆而过或者戴着耳机徜徉于林荫小径的同学比比皆是。大学时光是人生中最璀璨夺目的一段,青春肆意飞扬。我们同宿舍的姐妹们在宿舍里更多时候不戴耳机,有喜欢的歌和电台节目都是一起听,记得有段时间迷恋鬼故事,宿舍里常常惊叫声四起……那段一起笑闹,一起迷恋,一起疯狂的岁月转瞬即逝了。
后来,工作了,恋爱了,成家了,生活像一条河流,平静而安稳地流淌。偶有浪花,偶有波澜,但更多的是默然前行。听歌也是在开车的时候才顺便听上一耳朵。那种学生时代单纯的听歌成了一种奢侈,遥远的像是过去了一个世纪。
一个偶然的机会用耳机听了一首叫做《醉千年》的歌,优美的旋律在耳畔环绕,就像是有人专门为你歌唱,耳朵有触电般的感觉,微微酥麻。猛然间,过往的青春岁月带着时光的味道扑面而来。又重新拾起了耳机,于是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古风歌曲。正如我喜欢古典诗词一样,我同样喜欢那些穿越时空而来的古色古香的歌曲。尤其喜欢歌曲旋律的那种沉静舒缓中带着些禅意之感。比如刘珂矣的所有曲子,余音袅袅,意境深远。如古寺钟声穿行于层层叠叠的山间林木,带着叶尖上露珠的清新缥缈;如一叶扁舟行于烟波浩渺的碧水之上,带着微风拂过荷叶的清素迢远……
世事纷繁杂乱,总要给负累不堪的心灵留一点安静与闲暇。戴上耳机听一会儿音乐,就像给自己放了一个假,忘了工作的繁复,忘了生活的浮躁,于人群中享受一下心灵的独处时光。
慢慢的不再局限于听歌,也听一听自己喜欢的有声书,比如《红楼梦》,比如蒙曼、康震讲诗词,比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等。
大学时同宿舍的姐妹曾经聊过自己的理想,英姐姐想留校教书育人,林妹妹想开花店,萍儿说那就挨着林妹妹开个书店,一个卖花一个卖书,而我当时只想做个图书管理员,姐妹们笑作一团,她们打趣我胸无大志,我却觉得自己只适合做那种不要操心盈亏的工作。我一直想拥书满架,没事整理一下,弹弹灰尘,晾晾潮气……更多的时候,在午后的阳光下,或者落雨的黄昏里,泡一杯茶,看一卷书,实乃人生乐事!
看书时,沉浸在书的世界,听音乐的时候,沉浸在音乐的旋律中,别人叫我往往是听不见的。正如书不可能变成墙,耳机也不会。它们像一道爬满鲜花的竹篱,清风从中穿过,花香萦绕鼻端,竹篱内外互相应答,是另一种交流的意境吧!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