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宋陟的交集

□ 刘志祥

2020-12-18   阅读数:2614   本文字数:2059  

据说“诗仙”李白曾三次来溧阳,在溧阳留下了漫游足迹和瑰丽的诗篇,也肯定与溧阳的官员、文人雅士有所交集,笔者以为其中要数与宋陟的交集最多。

李白第一次来溧阳,写了《游溧阳登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的诗篇。从诗题可知李白有同旅,共游溧阳,同登北湖亭。这个“同旅”,李白诗未交代,后人注解等资料也未交代是哪些人,但可想象自然少不了东道主溧阳县官员等陪同。

这次溧阳行,因时任溧阳县令的势利和应付态度,李白内心并不痛快,所以诗中会说:“游子托主人,仰观眉睫间。目色送飞鸿,邈然不可攀。长吁相劝勉,何事来吴关?”也正由于不快,诗人不愿交代“同旅”是哪些人。当然陪客中县尉宋陟是少不了的,在同游中李白或许注意到宋陟的学识及谦逊态度,或许也正是这些给李白些许慰藉,李白诗的结尾情绪是高昂的。这次是李白与宋陟第一次的交集,仅是目光的交集,灵犀的交集,虽无历史资料的明确记载,但这种推测是合乎情理的。

李白在天宝十三载(754)第二次来溧阳,这次是应县令郑宴邀请,来为史贞女撰写碑文而来。李白兴致极高,六百余字《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并序》一挥而就,诗人在文后列出活动参与者姓名及评价:“邑宰荥阳郑公名宴,家康成之学,世子产之才。琴清心闲,百里同化。有若主簿扶风窦嘉宾,县尉广平宋陟……皆有卿才霸略,同事相协……”这是李白诗文中第一次有了宋陟的名字,这是李白与宋陟的第二次交集,也是有实质行为互动的交集。

李白在天宝十五载(756)春天第三次来溧阳。时,安史之乱,国难当头,李白自洛阳梁园仓促南奔,到了宣城,危难之际来到溧阳,溧阳主簿窦嘉宾等官员热情接待,设宴接风。李白为溧阳友人“雕盘绮食会众客”盛情款待而激动得“脱吾帽,向君笑;饮君酒,为君吟”。这次在溧阳,李白与张旭联袂登上溧阳酒楼,一吟一书《猛虎行》,成为文坛千古佳话。这次在溧阳李白不仅为主簿扶风窦嘉宾写了诗《扶风豪士歌》,还为宋陟写了诗《赠溧阳宋少府陟》诗一首:“李斯未相秦,且逐东门兔。宋玉事襄王,能为《高唐赋》。常闻《渌水曲》,忽此相逢遇。扫洒青天开,豁然披云雾。葳蕤紫鸾鸟,巢在昆山树。惊风西北吹,飞落南溟去。早怀经济策,特受龙颜顾。白玉栖青蝇,君臣忽行路。人生感分义,贵欲呈丹素。何日清中原,相期廓天步。”

如果说李白给窦嘉宾的诗是盛赞其豪士之风,那他写给宋陟的诗是赞许其诗作高雅才华;是称颂其爽朗的性格风貌;是对宋陟倾诉内心的郁闷与愤懑,期许待中原清朗之时,相同廓步天庭。这是李白第一次写给宋陟的诗,这是李白与宋陟的第三次交集,是一次深沉的交集,是会心的交集。

《赠溧阳宋少府陟》诗很多资料并未确定其写作年代,是郝贤皓选注的《李白选集》一书确认是天宝十五载(756)李白所写,笔者以为言之有理。

李白与宋陟的第四次交集应该是李白的诗作《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

这诗,笔者在王琦注的《李太白全书》中读得,很长时间不能判是否是写给宋陟的。后也是在郝贤皓选注的《李白选集》一书中得到答案,结论是夹杂在诗的注释中,可惜无其它背景材料,笔者不知宋陟在何时因何事入三峡,难以推断该诗写作时间。从诗题有“少府”称呼,宋陟在742年—756年间任溧阳县尉,期间难有“入三峡”之事,所以当在756年后宋陟不当县尉之时。但天宝十五载(756)春李白在溧阳,下半年就为永王璘辟为府僚佐,后永王璘兵败,李白遇有极大的麻烦,亡走、系狱、流放、遇赦,直到上元二年(761)才回到宣城一带。所以在756年到760年间,李白是难以得到宋陟的信息的,无暇为宋陟写诗。在761年,李白已垂垂老矣,难道就在此时写的?若是如此,诗作当是761年秋,从诗可知李白对宋陟感情之深,“直向使君滩”甚是危险,使君滩是昔杨亮赴任益州,行船至此覆没。李白为友人担心,蜀道之难,仕途之难甚是揪心。李白与宋陟以前三次交集都是面晤交集,这第四次交集大概只是诗文的交集了。这也是他俩最后的交集,宝应元年(762)十一月李白卒,年六十二。

宋陟是唐名相宋璟三子宋浑之长子,亦是宋璟之长孙。他才华横溢,李白称之有“卿才霸略”,他的诗作李白赞许为“常闻《渌水曲》”。他在溧阳当县尉,勤政廉勉,颇有政绩。他在当县尉期间,举家迁入溧阳,卜居在溧阳上周浮石岗,村名为宋巷。自此家族在溧阳开枝散叶,宋氏在溧阳“随寓占籍”,现溧阳宋氏有十三支,均尊宋陟(齐丘公)为始祖。溧阳县志把宋陟列入始迁之中,宋陟虽未生于溧阳,却是卒于溧阳,葬于溧阳,应算是个溧阳人。

李白来溧阳,与县令郑宴自然交集不少,也曾为其写诗三首,然而郑宴很快调离溧阳,到安徽泾县去了,再说郑宴也不是溧阳人。而宋陟,李白与之交集时间较长,先后有过四次交集,有诗两首。尽管宋陟还说不上是李白的诗友、挚友,但笔者个人以为,宋陟可以说是李白与溧阳人交集最多的第一人。

行文至此,笔者有所疑惑,在交集中李白有诗给宋陟,宋陟也应该有诗回赠。再说宋陟才华横溢,擅长诗赋。我虽多方寻觅,可惜连宋陟一首诗也未见到。我甚至想宋氏宗谱中会否有收录乃祖的诗词呢?或未可知。我以为能寻觅到这些资料也很有意义,这也是“李白诗文在溧阳”的一方面啊!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