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溧阳,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有着许多有趣的文化习俗,据我所知,跳幡神是其中的佼佼者。
一般到过年的时候,各路跳幡神的队伍就会准时出现在乡村。记得有一次,我们去的正是时候,赶上了。还没到巷子口就已经锣鼓喧天了,我便拉着外公外婆加快了步伐,一来到表演的地方就看到那儿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外公笑着告诉我:“含儿啊,这跳幡神从汉代就开始传承了,你仔细欣赏着。”
“咚锵咚锵咚咚锵……”表演开始了,演出者穿戴着像京剧里的盔甲行头,头戴各种五彩的面具,手持兵器道具。一旁的观众们看得津津有味。外婆说表演的是祭祀神明,祈盼丰收,祝福平安。看,演出者的舞蹈刚柔并济,既有江南的优美,又有北方的豪放。我学着他们把左手抬得老高,右手挥舞着大刀画圈,摆上个孙悟空的样子,觉得很有意思。又过了许久,他们开始巡游邻乡,边行边舞边祀。“开跳大神,执开山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东海难渡,渡行善之人……”这歌谣是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歌词激昂高亢,我听得出了神。
听妈妈说我们溧阳跳幡神这种傩文化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商代的甲骨文证实它是黄河文化的重要源头。在宫廷的季春时节,主祭官披熊皮、戴面具、穿黑衣、手持法盾,率领众奴隶在宫廷内驱邪逐疫。它在民间深入人心,终年不绝。我为家乡能传承这样的民族文化而自豪。
指导老师:谈琦
老师点评
小作者主要描述了溧阳特有的民俗——“跳幡神”活动时的热闹场面,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语言生动明快,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结尾直抒胸臆,表达了小作者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