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听老公说起一个故事。
三十多年前,他还是一个中学生。英语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题,针对划线的部分进行提问。“谁来做这道题?”班级里鸦雀无声。老师环视一周,选中了并不出色的建华上台。
建华站定后,思索几秒,写下答案。老师阴沉着脸,举起了棍子:“把手伸出来!”看来是做错了,建华乖乖地伸出手。“啪——”棍子落了下去,建华耷拉着脑袋,回到座位上。
在那个年代,老师打学生的手是稀松平常的事。谁也没放在心上,只能说建华运气背了些,同学们的眼里未起波澜。
“好,下面我们一道来看这道题!划线部分的意思是——”老师回转身,看向了黑板。同学们正襟危坐,等待老师的分析。许久许久,老师像是定住了,半天都没出声。这是怎么了?同学们疑惑地看向老师,静静等待着下文,只能听见彼此呼吸的声音。
老师回转身,重新面向大家:“建华做的是对的,我原先想错了!”老师讲错题,这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无非让建华受了点委屈。
“建华,对不起,我向你道歉!”老师看向建华,建华看向老师。老师都道歉了,这事就算过去,同学们的眼里未起波澜,建华的眼里也平静如初。
这时,老师猛然抄起刚才的棍子,用力地打在自己的小腿上。“啪——”这力量显然不轻,你能听到清脆的声响,回荡在教室的上空。同学们吓了一跳,像是被高压电流激醒,眼里顿时波澜起伏。可以想见,建华的心里肯定也是“滔天骇浪”。
后来,从大人的口里,同学们了解到背后的缘由。原来老师家里出了事,承受着悲伤与痛苦,当天课堂上人不在状态。讲错题明明情有可原,但他没有轻易原谅自己,毕竟冤枉了一位无辜的同学。这让他很过意不去,为了表示道歉的诚意,选择自我惩罚的方式,牢记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老公说,他深深记得那一幕,一直记了三十多年。
教育从来不能居高临下,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不是我打了,你就应该受着;不是我错了,你就应该体谅;不是我道歉了,你就应该原谅。倘若骨子里认为是“应该”,那就是典型的等级思想,违反了教育的初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培养有思想、有灵魂的人,不是培养很乖巧、很听话的木偶。维护师道尊严,靠的不是暴力,而是人的德行。不把孩子当孩子看,而是把孩子当人看,这便是“好老师”的定义。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润物无声,滋养着天地万物,等待来年的青葱勃发。老师的德行,温润着孩子的心灵,总有一些美好在生根发芽……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