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第一次和别人共读一本书的情景吗?
第一次与我共读一本书的人是外婆。那时我还不认字,母亲给我买了小人书,只能单凭图片去理解整个故事,但终是有许多想不明白之处。稻谷成熟的季节,外婆带着灿烂的笑容来了。母亲特别忙碌,我便缠着外婆,问她小人书上的情节。外婆用枯枝一般的手与我一同翻阅小人书,对照着书上的图片,细致地给我讲解每一个神话故事。我用崇拜的眼神望着外婆,听得津津有味。
外婆回家后,我跟母亲说起与外婆一起看书的事,母亲忽而笑了。原来,外婆根本不认识字,是凭借对于那些神话故事深刻的记忆叙述出来的。每每想起两个不认字的人如此认真看书的情景,便觉得好笑又温馨。
最经常的是和同学一起看书,看当下热门的书籍,也看老师介绍的名著。利用下课的十分钟,和同桌共读一本书。俩人阅读的速度差不多是最好的,谁也不用等谁。如果一人读得快,又着急知道后面的内容,便掀起书页先看了去。等到上课铃响,各自折起自己读到的那一页。读得慢的那个总不忘对读得快的说:“下课后继续看,不准剧透啊!”
但有些时候,就是会遇上爱剧透的同桌,尤其是剧透最精彩的内容,让人特别抓狂。初二时,我就遇到一个这样的同桌,所以每次和她共读一本书,都像比赛一样,我得强迫自己看得飞快才不让她有剧透的机会。
还有一些人虽然读得慢,却仍然爱“剧透”。当然,她本意并非想剧透,而是想讨论看过的情节。可她说话的方式偏又像剧透那样,就像绘声绘色地说一个你早就知道的秘密,特别滑稽。
不管怎样,那些共读一本书的日子总是愉悦的,让人心里有一份轻盈的期盼。而那些同学不但与我共读了许多泛着墨香的书,更和我共读了一本叫“青春”的书。
许多年过去了,我依然保持阅读的习惯,只是再无人与我共读一本书了,哪怕是坐在一起各自阅读自己的书籍的也没有。时常听到同事说:“一起去电影院吧!”却从未听到他们说:“一起去图书馆吧!”相约去图书馆的人,似乎只有中学生。
我一直在想,什么时候会有人再与我共读一本书呢?也许不会有了吧!就像岁月不饶人,时光不回头。
直到有一天,三岁的儿子忽然跑到我身旁,手里拿着一本幼儿园发的薄薄的书,扬起稚嫩的脸:“妈妈,我们一起读《大公鸡》吧!”儿子在向我发出共读一本书的邀请。那一刻,我心里的一颗种子发芽了。
我们一遍遍地读着那篇课文,读着读着,我又感觉那些美好的往事复活了。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