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史上最著名的经典之作
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宋太宗赵炅命人将内务府所藏的历代书法墨迹编排整理后摹勒上石,再拓印装订成帖,这就是《淳化阁帖》。此帖共10卷,收录了中国先秦至隋唐1000多年的书法墨迹,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后世誉为“法帖之冠”和“丛帖始祖”,是中华艺术的绝世瑰宝。全国现存较为完整的《淳化阁帖》刻石仅有3套,分别是:明万历四十三年摹刻的“肃府本”(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清朝顺治三年摹刻的“西安本”(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和原存于溧阳别桥虞氏宗祠的“溧阳本”(现藏于溧阳博物馆)。
披着神秘面纱的《淳化阁帖》溧阳本
《淳化阁帖》溧阳本刻石是我国现存的较为完整的三套刻石之一,更是我市的“第一文物”。由于“溧阳本”刻石长期藏于民间,学术界缺乏系统的研究,导致这部珍贵的文物尘封多年,未能彰显其应有的特色和真实的价值,大众对“溧阳本”知之甚少,久而久之,坊间谬传不断。对此,社会各界呼声不断,历届政协委员曾多次以提案的形式建言。市政协于2013年开始积极筹备“溧阳本”研究的相关工作,并以市委政府作出建设溧阳博物馆这一重大决策为动力,加快推进研究进程。2015年,市政协常委会作出了成立《淳化阁帖》溧阳本刻石研究课题组的决定,由此全面拉开了“溧阳本”寻根溯源之幕。
课题组天南海北寻根溯源
2015年3月,以溧阳政协文史委和政协文体新组为主体的《淳化阁帖》溧阳本刻石研究课题组正式成立,市政协主席狄立新任项目总负责人,时任分管文史的市政协副主席崔文敏任组长,溧阳广电网络公司、溧阳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参与,全面启动“溧阳本”的研究考证工作。课题组分赴甘肃省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洛阳龙门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上海图书馆、西泠印社、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书法家协会等地查阅资料,通过对“肃府本”和“西安本”实物的比对,寻找三套刻石之间的传承关系,比较三套刻石的材料、型制、卷版号、脱失、刊刻倒置等不同的特征,努力寻找“溧阳本”的特色所在,从实证的角度奠定“溧阳本”鉴定、提升的依据。
历史上第一次进行系统的溯源和考辨
调研之初,课题组就聘请了两位资深的专家学者做顾问,一位是全国著名碑帖专家、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西泠印社社员仲威先生;另一位是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溧阳籍书法家虞晓勇先生,两位专家提出的弄清来龙去脉和历史传承、加强存世拓本的查找、注重一手资料、多用实物比对等观点,为课题确立了正确的研究方向,该研究的难点是缺乏真实全面的历史记载和存世的拓本资料,重点是必须弄清“溧阳本”的来龙去脉、摹刻年代、摹刻主事者和区别于其它版本的特征所在,关键是要为“溧阳本”正本清源,分辨真伪,为“溧阳本”今后的提升、开发、利用探寻依据和佐证。
坚持+付出=责任与担当
由于缺乏历史资料和存世的拓本比对,课题组工作必须从零开始。为此,政协常委会决定研究课題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必须弄清“溧阳本”的来龙去脉和区别于其它版本的特征所在,正本清源,分辨真伪,讲清“溧阳本”的故事,也讲透“溧阳本”的故事,更讲美“溧阳本”的故事。正是在这样一个指导思想的指引下,课题组成员顶酷暑、冒寒冬,奔赴多地查阅资料,听取专家意见,开展专题研讨。
两本专著留下了丰富翔实的研究成果
课题组第一步从文广体局调阅《淳化阁帖》溧阳本的现状拓片资料,完成了按拓片编号对照阁帖刻石原文的比对工作,弄清“溧阳本”现存刻石的基本情况,初步探明其特征:第二步,从虞氏族谱和《溧阳县志》中寻找相关文字线索,整理归纳,厘清“溧阳本”的传承脉络;第三步,赴甘肃、洛阳、上海、南京等地,将“溧阳本”与“肃府本”“西安本”进行实地、实物比对,寻找“溧阳本”传承关系和特色所在;第四步,多方寻找“溧阳本”的存世拓片,通过比对不同历史时期“溧阳本”刻石的变化状态,探索刻石损坏的肌理,提出保护和利用的想法。课题组不仅找到了清中期后期的全套“溧阳本”拓本,而且形成了《淳化阁帖溧阳本溯源》《淳化阁帖溧阳本存世拓本考辨》两本专著,留下了丰富翔实的研究成果。
“溧阳本”在中国书法史上应有的地位
《淳化阁帖溧阳本溯源》和《淳化阁帖溧阳本存世拓本考辨》两部专著,揭开了“溧阳本”刻石的神秘面纱,历史上第一次对溧阳本刻石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考证;回答了“溧阳本”刻石源自何方,纠正了历来认为该阁帖是半套的谬误!对“溧阳本”刻石的刊刻年代和主事者进行了科学有据的论证;对“溧阳本”刻石的摹刻特征进行了系统详细的描述;对“溧阳本”刻石的损坏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和评判。为“溧阳本”的版本鉴定奠定了基石,制定了标尺,填补了空白,为《淳化阁帖》版本研究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通过两部专著的出版发行,弥补了长期以来“溧阳本”在中国书法“帖学”研究中的空白,确定了《淳化阁帖》“溧阳本”与甘肃“肃府本”西安“关中本”的渊源关系,奠定了“溧阳本”在中国书法史上应有的地位,为溧阳打造历史文化名片提供了有力的考辩依据。
(本版图片为课题组外地工作照,均由市政协提供。)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