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云峰
迁徙是动物的本能。每年的秋天,燕子、大雁和天鹅等候鸟就会飞往遥远的南方过冬。来年,当春天的第一缕阳光照到北半球,许多候鸟便从南方回归故乡———西伯利亚湿地冻土带。动物学家观测到:白天鹅要从东亚飞行3千多公里飞回西伯利亚,日本鸭也从远东飞翔1千多公里回到繁殖地。沙丘鹤则从德克萨斯西南部出发,飞过新墨西哥州和俄克拉荷马州一角,然后经堪萨斯州、内布拉斯加州、南达科塔州、北达科塔州,再越过加拿大边境,进入萨斯喀彻温,转向西北越过亚伯达和不列颠哥伦比亚、跨过育空地区,再飞越阿拉斯加,最后横渡白令海峡,飞行8千公里抵达西伯利亚。飞翔距离最远的鸟类世界纪录保持者应该是斑尾塍鹬,它们能够在中途不降落进食情况下,从澳大利亚一路飞往阿拉斯加,行程达到惊人的约1万多公里。
“它们的旅程千里迢迢,经历危机重重,只为一个目的:生存———候鸟的迁徙是为生命而战。”法国导演雅克·贝汉在纪录片《鸟的迁徙》中说道。“飞翔对鸟来说不是什么乐趣,而是为了生存而拼搏。它们要穿越云层、迎着暴风雨,许多困难不是我们能够想象的。”为了回归故乡,它们往往要飞越几千米高的雪峰,宁静得令人窒息的山谷,澎湃汹涌的海洋,热火炙烤的沙漠,寻找途中任何可以停靠的地方。
在非洲,那里的热带草原一年分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为了寻找充足的水源和植物,角马(也称牛羚)、长颈鹿、瞪羚和斑马会追随雨水进行季节性迁徙。非洲东部著名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每年的7月,有100多万只牛羚、斑马和瞪羚在这里向北部的马赛马拉热带草原浩浩荡荡地迁徙。在东非形成一道独特的自然风景。同样,生长在北美洲的驯鹿一生都是在越冬区和繁殖区间反复迁徙。每年春天一到,它们便离开越冬的亚北极地区的森林和草原,沿着几百年不变的路线往北进行数百公里的迁徙。
除了陆生动物,海洋中的鱼类也进行长距离季节性的迁徙或称洄游。其中有一种海龟能够横越大西洋,不断往返于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之间,连续游泳超过1万英里(约合1.6万公里),最后再返回出生地繁殖后代。有一种大马哈鱼的习性和龟一样,它们从白令海沿着育空河直流而上,到3千多公里的出生地产完卵之后便死亡,开始生命的又一轮循环。除了动物,一些昆虫也进行长距离的迁徙。比如,帝王蝶,这种有着绚烂色彩的蝴蝶每年定期从墨西哥向加拿大进行4千多英里(约合6500公里)的浩荡之旅。最为神奇的是生长在印度洋地区的一种蜻蜓,科学家们通过追踪发现,这种黄色的蜻蜓在每年的大迁徙中会长途跋涉超过1万多英里(约合1.8万公里),它们才是真正的飞翔冠军。
如果说迁徙是对回归的一种允诺,更不如说是一曲生命的悲歌。为了找到合适的栖息地、为了生存、为了繁衍后代,这些动物经历了亿万年自然进化的选择,迫使它们迁徙到食物丰盛的地方去。无论哪种动物,无论它们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迁徙,其中必然危机重重。因为它们必须和疲劳、饥渴及寒冷抗争,随时面对天敌追剿甚至人类的杀戮。它们一直在为生命而战。
法国著名学者、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伯特·施维泽这样说过:“一个人,只有当他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和人的生命同样神圣的时候,他才是有道德的。”由于进化的原因,人类成了自然界的主宰。人类活动加剧了温室效应及沙漠化的进程,并且不断压缩其它动植物的生存空间。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应该成为当今社会的主题。人类必须善待一切生命,杜绝滥杀滥伐,从自然过度索取。因为,无论什么样的杀戮都是一种罪过,否则人类将自食其果。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