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生态建设示范区通过国家技术评估

2010-05-17   阅读数:1046   本文字数:1446  

(本报综合)5月14日—15日,以环保部生态司副司长朱广庆为组长的技术评估组一行来溧,对我市生态建设示范区进行技术评估。通过听汇报、看现场、查台账,评估组一致认为,溧阳市已基本达到了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要求,评估结果将报环保部审定。

省环保厅副厅长赵挺,常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孙国建,常州市副市长朱锐,我市领导韩立明、盛建良、崔国伟、顾卫东、袁再保、夏国浩、唐华新等陪同考察。

国家技术评估组在省、常州市及我市领导的陪同下,分成两组,实地考察了戴埠黄岗岭矿山整治、南山竹海自然生态、天目湖生态农业示范园、燕山公园、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上黄长荡湖生态湿地、天目湖茶亭集镇管理、中田河水源地保护、上兴曹山垃圾填埋场以及李家园村、桂林村、水西村、老河口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污水处理和新农村建设等现场情况,听取了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市建设工作的汇报,观看相关建设工作的专题片,查阅了相关台账资料,对建设工作的基本条件和建设指标数据进行了认真评估。

近年来,我市把生态市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汇全民之智,举全市之力,全面部署,强势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强化组织领导,有效建立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建立了领导挂钩、投入增长、责任考核、工作督察四大机制;深入宣传发动,努力营造全民参与良好氛围;狠抓重点工程,着力夯实生态建设工作基础,大力推进了清水、蓝天、城乡绿化、城乡环境整治、清洁、宁静、生态修复、生态产业、生态安全、生态文明十大工程;注重结构调整,全面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实现质的飞跃;推进区域整治,切实提升城乡环境整体质量;严格执法监督,依法保障生态建设工作成效。

在15日上午举行的技术评估情况通报会上,评估组一致认为,溧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市创建工作,并将其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积极响应国家治理太湖流域的号召,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构建和谐溧阳。具体做法是:强化领导,健全机制;调整结构,优化发展;综合整治,提升环境;大力宣传,全民参与。同时民意抽查结果表明,群众对溧阳市生态质量的满意率、对生态市建设的知晓率和对领导重视环境保护的认可率都达到90%以上。溧阳市生态市建设指标基本达到国家建设标准要求,同意通过技术评估,将报环保部审查按规定程序考核验收。评估组希望我市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和改善水环境质量,进一步加大矿山开采恢复力度,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进一步创新环保机制体制。

环保部生态司副司长朱广庆对我市生态市建设所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朱广庆希望我市要努力构筑生态建设长效机制,提升生态建设水平;进一步加强农村环保工作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及开发的监管,进一步加强相关问题的整改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宣传,正确引导公众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以及生态保护和社会的关系。

市长盛建良作表态发言。盛建良说,建设国家生态市,是溧阳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溧阳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的主体战略之一,我们将根据国家技术评估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针对问题抓好整改落实,加大环保投入、加强节能减排和农村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天目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以生态建设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促进发展,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为生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