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经开区“四多四少”暖企助企
本报讯 近年来,宣城经开区围绕前端审批便企、后端监管利企、全程服务助企、全面措施惠企四个方面,优化服务举措,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力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前端便企,让政务数据多跑路、企业审批少跑腿。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行政许可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实现审批“不见面”、企业“零跑动”。大幅缩减审批时限,环评报告书、环评报告表审批耗时较法定时限平均缩短40%。行政许可事项实现即到即办。执行《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强化生态环境保障和服务助力稳经济若干措施的通知》,进一步扩大豁免范围,实现37类项目环评手续实施环评告知承诺制,68类项目豁免环评手续,为企业早开工、早投产创造条件。今年以来,已完成25个项目审批工作。
后端利企,让信用指标多站岗,巡查检查少扰企。制作并发放工业企业环境管理操作手册,由执法骨干、环保管家组成帮扶小组定期为重点企业进行环保体检,从环保手续履行情况、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环境管理情况等方面为企业开展全方位保驾护航,促进企业长远绿色发展。今年以来共对187家企业开展帮扶工作。将重点民生保障、信用评价优良以及污染小等6家企业纳入执法“正面清单”,避免非必要现场执法。
全程助企,让顾问服务多方位、企业环保少难题。整合环境管理、执法、监测等力量组建专门队伍,对重点企业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活动,将环保法规政策、行业新标准、治理新技术等及时传达给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做到精准指导、常态跟踪。一年为辖区企业开展2次以上免费培训,提高企业环保自治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升环保风险防范能力。常态化开展政企“面对面”座谈会,了解企业诉求,解答企业疑惑。今年已开展4期座谈交流会,涉及招商引资、排污许可发证、危险废物产量大于100吨、自行监测等相关企业60余家。
全面惠企,让绿色资金多扶持、企业运营少成本。从提升污染防治水平、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环境安全管理、推进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对符合中央、省污染防治资金补助的企业提供指导,协助企业进行资金申报,及时入库,提高绿色发展能力,已协助1家企业开展大气资金申报工作。建立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提前介入、全程跟踪指导,提升环评报告编制质量,截至目前,已促进5个重点项目落地。
(徐曜寰)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