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公路系统全力护航“三夏”生产
2024-06-01
本报讯 “三夏”生产在即,我市公路系统全力做好“三夏”农机转运服务保障,确保公路安全畅通,为农机车辆高效通行保驾护航。
拓展外联“大通道”,打通内畅“小循环”。对接沪苏浙公路108条、融入大黄山公路20条。加快推进农村公路项目建设。截至5月下旬,已累计完工73个项目,完成里程69.58公里,24个农村公路危桥改造项目已开工建设20个,主体完工2个。村道生防工程项目2394个500.42公里,已完工373个项目71.60公里。确保“三夏”时节公路通达,为跨区作业农机运输提供充分有利通行条件。
加强养护“升效率”,巡查检查“降风险”。组织养护人员对公路的路面坑槽、裂缝等病害进行分类处置,共挖补坑槽700多平方米、路面灌缝8000余米。并对公路边沟、桥梁泄水孔、伸缩缝及涵洞淤塞进行疏通和清理。完成43个村道生防工程项目,维修养护公路沿线各类标志牌、里程碑、百米桩、警示柱等交安设施。今年以来,已开展现场养护巡查及安全检查96次,及时排查突发情况,查找整改安全隐患,全力保障农机通行安全高效。
平台跟踪“热服务”,便民驿站“凉酷暑”。依托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热线、12345市长热线等多元化沟通渠道,迅速捕捉并跟踪农机司机以及生产经营主体关于农业机械作业和农资运输方面“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点对点”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进行妥善处理。近日,公路系统通过设置服务驿站,为农机手提供停车休息、饮水就餐等便民保障服务,助力“三夏”服务“三农”。
(周殷洁 本报记者 余健)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