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椽大笔画陆笪

□ 史剑云

2019-07-26   阅读数:671   本文字数:2114  

 

特色田园乡村和美丽乡村建设搞了这么多年,我参观过许多地方,塘马、牛马塘、南山后、杨家村,包括外地的一些村落,有的地方还去过多次。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假如这是一个有几百户人家、数千人口的大村落,该怎么建设?在走进陆笪村参观,并与村民、建设者座谈后,我似乎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如椽大笔可画大美乡村。

 

大手笔需要有大目光

 

首先,我佩服建设者选中陆笪这个村搞特色田园美丽乡村建设的气魄和眼光。

严格意义上的陆笪村由两部分组成,其中陆笪河南边为原陆笪乡政府所在地,有156户人家以及原先集镇的一些设施、建筑,以及如今还在运行的零星企业、商户。陆笪河北边有192户人家,包括陆氏宗祠以及陆笪幼儿园。在这样一个面积有近一平方公里、千人以上的集镇村落搞特色田园美丽乡村建设,从何下手?

陆笪村尽管很大,却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它的文化。这是建设者独具慧眼发现的切入点。

第一,陆笪村曾经是陆笪乡政府所在地,一些公社化运动之后的痕迹还保留得十分完整和明显。所以,要打造上世纪六、七、八十年代的公社文化遗迹,建设者尽可信手拈来。

第二,陆笪村的原居民多半来自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姓氏——陆氏,而且他们很多都是南宋溧阳县令陆子遹的嗣子陆立基的后代。

不用说陆游,光是陆子遹其人,在溧阳县令任上三年,就有很多可圈可点的业绩。因为其政绩卓著,有口皆碑,在溧阳文史典籍中被称颂为“良吏”,入“名宦祠”。自陆立基在陆笪开枝散叶到如今,已经有八百年的历史了。陆氏子孙也秉承浙江山阴陆氏家训遗风,数百年来人才辈出。

第三,八百年的历史,遗存无数文化遗迹。古井、古桥、古驿道、古建筑(宗祠等)、古树名木等遍布街头巷尾;传统菜肴、传统风俗、传统生活方式、老故事等应有尽有,不一而足。

 

大手笔需要有大亮点

 

陆笪搞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从哪里开始?抓哪些重点?项目部在市建设指挥部以及市住建局统一部署下,第一阶段,眼睛盯住了陆笪村的四大亮点:

他们首先看中的是村中间,从西往东的那条美丽的小河,河上还有一座有故事的桥——婆河(和)桥。项目部先给小河全线清淤,再给它两边做石驳岸,整饬了沿岸的若干座小桥、塘坝以及所有的码头,还依据村民自己的栽种,建造一个个小花池和小苗圃。不长时间,一条清可见底、美丽无比的碧绿腰带一般的小河,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陆笪村民面前。这不仅美化了陆笪村村貌,也赢得了村里老百姓的拥护。

其次是规划中的陆立基书塾(院)。陆笪村中间,原本有一所祠堂改建的小学,小学被拆并后,陆家祠堂复建了、小学却闲置了。陆氏一族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从这里走出去的读书人数不胜数。在闲置的学校里建书塾(院)的想法,立马得到了村民议事会议的一致赞成。

然后,陆笪村原先有一条茶马古道由西而东穿村而过。村里原本就有古井。而在清理陆笪河的时候,施工中意外发现了一座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古桥遗址,甚至还发现了记载有关桥的前世今生的石碑。由古道、古桥、古井想到古人来来往往的情景,顺理成章成就了“恢复古驿站”建设方案的形成。有了驿站,将来来此游玩的八方来客,就有了歇脚和过夜的地方了。

最后,陆笪村原本没有公园。一个大胆的设想在建设者们心中形成,我们能不能在陆笪造一座跟陆游、陆子遹等历史名人有关的园林?就在陆氏宗祠的对面,不久将会建起一座颇有名气的园林——小沈园。由这个名字,我们似乎马上能联想到陆游与其表妹唐婉之间凄婉的爱情故事,以及他那一首千古绝唱《钗头凤》。

 

大手笔需要有好点子

 

陆笪搞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涉及近三百五十户人家。每家每户都有不同的情况,每家每户也都有不同的想法,每家每户都有各自不同的建筑和后园。建设者如同一位巧妇,怎么才能调好芸芸众生的不同口味呢?

项目部主任赵亮以及陆氏宗祠会长陆发根,如数家珍般一一给我们介绍了针对不同的农户对象,如何开展工作,如何多次协商,稳步推进建设工作的。

首先,项目部不断给村民出金点子,每一个金点子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例如,同样开餐馆,第一户人家建议他们搞小吃,而另一户人家则建议对方搞排档、饭馆。这样一来,既照顾了农户不同的手艺特色,又不至于大家相互抢生意。再如,为了村民的边角地的绿化美化,项目部答应帮村民免费改造,但村民必须按照商定的方案让出少量土地面积,或者外墙面装饰权、种植选择权、道路使用权等等。我们参观的时候看到,每一处边角的装饰风格都相对统一,可是每一处都有自己令人玩味、难忘的独到之处!

其次,积极发动群众,让农户自己积极参与设计和建设。例如,项目部看中一个农户,建议他们就在自己家里搞小吃,对方很高兴自己的手艺能有用武之地。于是项目部就进一步建议他们如何改造自己的店面、厅堂、后院、甚至招牌,他们不仅积极配合,而且主动来跟项目部商量下一步自己家的改造设想。再如,项目部联系到一位在外地的武校负责人陆海龙,他一直想为家乡出一份力,项目部就建议他来村里搞武校分校、开少林禅院,对方很乐意,立马接受了建议,不久就派人来勘查设计了。

放翁遗风播溧阳,小康思路佑陆笪。陆笪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还在进行,第二期向田野、集镇进军工作还没有起步。但美丽的蓝图却天天在建设者心中酝酿和成熟,天天在发展和更新。我们相信陆笪村在不久的将来必将迎来一场华丽的蜕变。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