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住寂寞,静守花开

□ 丁兆永

2019-01-22   阅读数:1194   本文字数:1335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浮躁”成为我们最好的心灵写照。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充满了喧哗,却没有了片刻的安宁,隔绝了智者的沉稳,打破了学者的淡泊,毁坏了文人的气质,这是一颗躁动不安的心!

人要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自古圣贤多寂寞。教师是人类文化与文明的传承者,文化是从心灵开始武装的。教育事业是一份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甘为人梯的事业。因此,教师必须要有文人的气质,对精神生活热切追求,对文化情结深深眷恋,对教学生活真情相拥。这个,浮躁者做不到,急功近利者做不到,沽名钓誉者做不到,碌碌无为者也做不到。做为一个教育人来说,更要耐得住寂寞。

做一名真正的教师要耐得住寂寞,让自己的心灵原野更为广阔,让自己的精神力量更为张扬,同时让书香韵味飘荡在每一个寂寥的夜晚,享受寂寞留给自己的最后一抹纯真。这份寂寞不是无所事事,也不是生活单调、形单影只,而是腹有读书气自华的泰然,是向灵魂更深处漫溯的力量,是抱守信念的虔诚。

古人云:“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说的就是人在内心宁静的状态下能更深入地思考问题,一个人能耐得住寂寞,他的人生境界就会不断提高,他的生命就有高度、就有厚度。寂寞给人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与思想的升华。那么,我们该如何耐住寂寞呢?

首先,耐住寂寞需要保持一颗淡泊名利的心。当今时代,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文明异常丰富。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永远无怨无悔。别人腰缠万贯、高官厚禄,我不羡慕,我自乐于三尺讲台,我自足于桃李满天下。自甘清贫,淡泊名利,唯有如此,方能在这个大多数人都汲汲于追求物质享受的社会中保持良好心态。要有坚定的教育信念,把课堂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广阔天地,真正地把自己和学生从分数的漩涡中解脱出来,追求生命的和谐成长,不以一时的得失来左右自己的人生坐标。

其次,耐住寂寞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站在三尺讲台上,也许你挥洒了台下十年功的汗水,却没有台上三分钟的喝彩,因为台下坐的不是观众,而是懵懂无知的学子们。今天在讲台上挥洒的汗水,只有在明天才能收获到喜悦和成功。因此追求今天的喧嚣和热闹的人,是不适合做教书育人这份事业的。我们要耐住寂寞,才能在纷繁芜杂的环境中去发现本真,追求本真,并实践本真。保持一颗平常心,远离灯红酒绿,远离功名利禄,能够忍受清苦,执着人生追求,坚韧不拔地钟情于自己脚下的这片教育的圣土。

再次,耐住寂寞需要保持一颗积极进取之心。历来成大器者,他们不受外力影响,不为环境所左右,始终把主要精力放在对理想、对事业的不懈追求上,他们可以说都是耐得住寂寞的佼佼者。我们要潜心探究教育教学规律,静心做学问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职业水平,以爱心诚心做学生的朋友和引路人;勤奋读书坚持写作,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技能,在教书育人的理想中书写自己人生的壮丽篇章,引领学生走进会学习、会生活、有道德、乐于奉献的快乐世界。只有这样,才有希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面旗帜。

耐住寂寞,是人生的一种自我修养,是人生的一种自我超越,它可以使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它可以使人思想升华,拼搏奋进。寂寞是一场发现之旅,发现自己的内心,发现真实的自己。请记住: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耐得住寒冬,才等得到花开。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