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倩) “以前在南京有个运输违章,想修复信用得专门跑一趟南京去处理,费时又费力。现在好了,在溧阳本地就能申请,流程清清楚楚,省去了我们来回奔波的麻烦!”近日,我市某物流公司负责人王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对“南京都市圈交通运输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异地协同办理工作机制”赞不绝口。
该机制将复杂的异地信用修复流程精炼为企业申请、初步审核、异地确认、结果通知四个清晰步骤,通过强化成员地市(区)交通运输执法部门间的即时沟通与高效协作,有力保障了异地信用修复流程的顺畅运转和信息传递的精准及时,为企业跨区域便捷修复信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悉,为深化区域协同发展,我市交通运输部门积极参与南京都市圈信用体系建设。2024年10月底,由我市参与联合制定的《南京都市圈交通运输领域信用协同监管试点方案》正式印发。方案聚焦建设市场、公路、水运等重点领域,明确了五项试点任务。其中,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异地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就是专门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信用修复服务异地协同办理”痛点推出的。
今年8月,借力南京市“高频失信专项治理”契机,该异地协同修复机制迎来重大优化升级。我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创新服务模式,直接依据南京市提供的“高频失信专项帮扶”异地发票需求汇总表,进行审核确认后即可提供相关企业对应的信用修复材料。
“这次升级的核心,就是彻底砍掉了企业最头疼的‘跑腿盖章’环节。”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现在南京都市圈成员之间建立了更紧密的数据共享和互信机制,企业只需向其所在地提交合规材料,由所在地将异地发票需求转发给处罚地,由处罚地核实后直接提供票据,交通运输部门系统内部完成确认流转,真正让‘信息跑路’代替‘群众跑腿’。”此举省去了前往处罚地盖章确认的繁琐环节,使异地信用修复过程更加便捷高效,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合规成本和时间成本。
下一步,我市交通运输部门将持续高标准落实试点方案各项任务,推动方案全面落地见效。重点将进一步提升跨区域信用修复办理效能,着力构建覆盖全域、层次丰富、监管有力的跨区域交通运输信用监管体系。
“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让企业修复信用更方便,更是要建立一套高效协同、互认共享的长效机制,推动形成信用信息互认、共享、联动、共治的一体化交通信用都市圈格局,为服务长三角交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贡献溧阳力量。” 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