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上买回几穗鲜玉米,层层绿衣包裹,饱满结实,我瞅准须发中间处,食指和拇指用力一掐,嘶啦一声,鲜嫩多汁的奶黄玉米粒便露了出来。
俩孩子闻声赶来,跃跃欲试。我乐得清闲,便当起甩手掌柜。只见女儿慢条斯理地,一层层撕下那绿衣,每撕下一层便把玩儿一会儿。里层的包衣,纹理清晰,青翠欲滴,深得女儿喜爱,她由衷赞叹:“好漂亮的青苹果绿。”
“像你买的那些信纸。”五岁的儿子在旁附和。
我灵机一动,既是纸便可以作画。“拿去画画吧。”我提议道。
玉米皮上作画,新鲜!俩人立马来了精神,争先恐后地挑选各自心仪的玉米皮。
突然,我瞥见阳台上的蒲团垫,觉得思路可以再开阔一点。我取来这现成的“教科书”,告诉他们这正是别具匠心的非遗传承人用玉米皮编织出来的。还有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杯垫、收纳筐、草帽……都来源于对玉米皮的废物利用。
女儿听后若有所思,尔后,找来剪刀、胶水、卡纸……在杂乱的玉米皮堆里搞起了创作。儿子也不甘示弱,将玉米皮裁剪成方块纸,在上面恣意涂鸦。我因此偷得浮生半日闲。
不一会儿,一只绿“蜻蜓”扑打着翅膀自我眼前飞过。原来,女儿用玉米皮做了一只蜻蜓,还给她的娃娃做了一件流苏裙。儿子也欢快地向我展示他的画作,钢铁侠、孙悟空、海绵宝宝……好一个中西荟萃。
很快,玉米皮告罄,俩孩子仍意犹未尽。儿子笑嘻嘻地说:“妈妈,我还想像上次那样在香蕉皮上画画。”我想起之前为了哄他吃香蕉,让他“装饰”香蕉皮的事,他补充道:“那是我吃过的最甜的香蕉。”
女儿也有往事回味:“我还要在大大的落叶上作画……”
我看了一眼时间,该午睡了,老母亲的电量也告急了,便说道:“最厉害的画家不需要任何纸笔,因为他们会在心里作画,比如,躺在床上准备入睡时……”紧接着,我宣布,午睡醒来后,带他们去湖边,用树枝蘸水作画。随即一阵欢呼声,呼啸至卧室。
其实我知道,吸引他们的未必是画画本身,而是打破常规的新鲜感,是万物皆可涂鸦的自由感,而我真正想让他们体悟的是,少点约束,人生才是旷野。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