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老冰棒很甜,一口入喉就冰爽了整个夏天;老冰棒很黏,一不小心就把儿时的欢笑声粘在了上面。
“冰—棒—喽,冰—棒—喽。”小时候,酷夏最盼望的就是村子里响起这抑扬顿挫叫卖冰棒的声音。宛转悠扬的叫卖声,给乡村流火的日子增添了一份幸福的味道。
冰棒两分钱一根。卖冰棒的小贩骑着一辆横杠自行车,车后座上绑着一个白色两侧用红漆刷着“冰棒”字样的木箱子。最惬意的是打开木箱的那一刻,一股凉气直冲肺腑,掀开包裹着冰棒的白色纱布棉被和最里层的塑料纸,就看到了整齐码着的冰棒。
我们虔诚地递上两张一分的纸币,小心翼翼地接过冰棒,撕开包装纸塞进嘴里使劲嚼几口。我们盯着流淌着腾腾雾气的冰棒,唾液在口中肆意地窜动,这时是绝对不能大快朵颐的。把冰棒擎过头顶,轻轻地抿一小口,凉气一口入喉,顺着喉咙、食道、快速地滑入胃中,又从胃部极速向全身扩散。
吸吮了几口以后,再也舍不得了,捧着冰棒跑到小伙伴们中间夸张地炫耀着。小伙伴们依次伸出舌头你一口我一口一点一点地舔着,满足的笑容溢于言表,直到冰棒挂在棍上摇摇欲坠才恋恋不舍地塞进嘴里大口咀嚼起来。最后,还把捏着冰棒棍的几个手指头挨个舔一番才作罢。在这个过程中,谁的力道大一些是会被埋怨的,下次再吃冰棒,不会带着他。
那时经常连肚子都吃不饱,哪里有闲钱去买冰棒,更多的是小伙伴们围着卖冰棒的自行车从村子南头跟到北头,东头跟到西头,眼馋得直咽口水。那样的场景,也是儿时乡村一道流动的风景线,每每想起嘴角都会漾着笑意。
后来,村子里一位叔叔搞了冰棒加工厂,他家的冰棒个头大甜味高深受伙伴们喜爱,他家的柱子也成为小伙伴们中无可争议的“大哥大”。为了吃上一块冰棒,我们给他值日打扫过卫生,做过暑假作业,甚至代他跑完老师惩罚的五圈操场。
第一次吃蛋筒,至今想起还令我啼笑皆非。在乡中学打探中考成绩回来的路上,尤其是知道自己120分的语文考了117分,我兴奋异常。使劲地蹬着自行车脚踏板,阵阵热浪扑面而来,映入眼帘是路边小店门前的冰柜。我三步并做两步来到冰柜前,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五毛钱的蛋筒,这可是平日里我万万不敢奢望的。
蛋筒入口,奶香浓郁,我还特意使劲地咬了一小口。外面酱色的蛋筒皮咬着有些韧性,我以为那是纸做的,撕了一圈吃几口,最后全扔掉了。后来我知道蛋筒皮是可以吃的,懊恼了老长时间。
再后来有了绿豆沙和红豆沙冰棒,但是总感觉没有老冰棒一口入喉的爽劲儿,现在去超市我还会习惯地买一根“老冰棒”。沙沙的“老冰棒”早已没有了儿时冰棒的味道,它只是唤醒了我曾经的味觉记忆,想起那些早已忘怀的清贫岁月和童年的纯真时光。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