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人过年,如果哪户人家没有准备几只咸鹅,这个年过得也许要被别人笑话。
我从童年起,就喜欢吃咸鹅。不管蒸咸鹅,还是煮咸鹅,或者是咸鹅锅子,我都爱。那咸鹅的香味,总在记忆里挥之不去。
那时,我家住在街镇附近的一个小山村里,父亲每到朔风起时,便开始腌制咸鹅。
腌制的咸鹅通常选大白鹅。宰杀白鹅是家中的大事,定要选一个冬阳暖照的日子。烧一大锅开水,准备一个大木盆,用来烫鹅推毛。再准备一只白瓷盆,用来接鹅血,血凝结后成血旺,也是味美的一道菜。
宰杀白鹅总由父亲操刀,我们姐弟几个负责烫鹅推毛,母亲则负责清洗。待鹅清洗干净,母亲便用粗盐将鹅里外擦遍,再整齐码入缸中,用青石压实,过十天左右便可以拿出来晾晒。刚出缸的咸鹅并不好吃,一定要放到太阳下晒,一直要晒到鹅油闪亮下滴,鹅身开始散发腊香味,这时吃起来才有味道。
所以,故乡一到冬天,家家户户门口都晒着咸鹅、咸鸡和咸肉,如果哪户人家再挂几串香肠、几只猪蹄,便是富裕人家,村人路过则羡慕不已。
当然,家门口晒了咸货,定要防范小偷。记得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村里总会来不少乞讨的叫花子。母亲告诉我,要当心这些人,你看他们过来,随便给些硬币,不要惹恼他们,否则,我家的咸鹅定会遭殃。母亲的话我半信半疑,但想到美味的咸鹅,我便会打起精神,仔细看护自家的咸货。
记得那年,我到邻近的乡镇读初三,因为中午要在学校蒸饭吃,母亲便总在我的饭盒里放几块咸鹅肉。那饭蒸好后打开,香气扑鼻,常引来旁边同学羡慕的目光。
后来,我去常州读书,每年春季去学校上课,母亲怕我吃不惯学校里的饭菜,总让我带几饭盒煮熟的咸鹅,搭着吃。有次,我带了两盒咸鹅去学校,第一天晚饭吃了几块,晚上睡觉时,放在床头柜抽屉里。第二天放学后,我端了饭盆到宿舍里吃饭,拿出装咸鹅的饭盒一看,里面空空的,咸鹅一块不剩,全部不翼而飞,不知被哪个馋猫同学偷吃了。望着空空的饭盒,我也只能苦笑了。
咸鹅最好的吃法是清蒸,味道最为纯正。蒸咸鹅时先将咸鹅剁成小块,用开水泡上一个小时,将盐分稀释,再清洗干净,放些干辣椒、生姜、料酒等,直接放在饭锅里蒸熟,饭熟咸鹅也熟了。清蒸的咸鹅香气四溢,搭酒下饭再好不过。
当然,清蒸比较耗时,到了农历过年时,农村人家家户户便煮几只咸鹅,冷却剁块装盘,随时可以拿出来招待客人,方便又省事。
那时故乡过年,咸鹅是稀罕物,光吃咸鹅家里肯定吃不消。所以,母亲总将咸鹅头颈、翅膀、鹅爪和着莴苣、白菜、粉丝煮一大锅,晚上来个咸鹅锅子,味道好极了,我们连汤也舍不得浪费,不吃完绝不放筷子。
现在我还依稀记得故乡冬夜吃咸鹅锅子的情景。外面大雪纷纷,屋里灯光摇曳,一家人围着八仙桌,父亲喝着老酒,母亲忙进忙出,姐弟们大快朵颐,直吃得额头冒汗。如果那天母亲心情好,饭后再炒盘瓜子,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聊着闲话,那日子便是天上人间了!
如今又到初冬时节,看着满大街晾晒的咸鹅,不免又想起那些尘封的往事,家人团聚温馨的场面,姐弟们的欢声笑语,同香喷喷的咸鹅味道一起留在了记忆深处,愈久弥香。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