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观看了美国电影《睡前故事》,萌发了想要给孩子讲个不同寻常故事的愿望,带着自己的幻想情绪点亮宝贝的这一夜。成为父亲后,我的这一愿望也得以实现。
睡前故事给予了我们浓浓的亲情,以及释放幼儿想象力的最佳途径。那么,怎么做才能更从容地带着孩子进入这个幻想的世界,让孩子从小就养成阅读的习惯,在书的海洋中获得更多的力量?多年的亲子阅读经历,让我摸索出了一套“睡前故事五部曲”。
共同选一本好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亲子阅读时我们要选择一本孩子和自己都喜欢的书,而不是家长按照自己的“功利主义”替孩子推荐或者指定的书目,这样的话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失去阅读的兴趣。无论是绘本,还是故事书,只要是最喜欢的就可以。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集中他们对故事的注意力,能够讲更长时间,同时自己喜欢的有助于在讲故事时加入生动的语调和表情,孩子会更加受感染,爱上亲子阅读!
共享熟悉的环境
一个熟悉的环境能够让孩子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因此作为家长我们更要注意读书环境的选择,不要随心所欲地选择读书地点,要注意读书环境的温馨、宁静,这样更容易让孩子进入故事情节。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念着同一本书,我们的亲子阅读也需要这种仪式感。
共享喜怒哀乐
给孩子讲故事,需要语言生动,绘声绘色,表情丰富,让他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这样才能激发孩子去感知、联想和想象。必要的时候能辅以一些手势和动作演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效果会更好。比如,讲到山羊爷爷时,一个慢条斯理地抚弄胡须的动作,就能让他感受到山羊爷爷沉稳平和的神态;讲到小白兔,我们可以把两手放在头的两侧,展示小白兔的两只长耳朵,小白兔活泼可爱的形象一下子就活灵活现了。
控制时间长短
研究显示,孩子年龄越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短:2岁的儿童,平均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度为7分钟,3岁为9分钟,4岁为12分钟,5岁为14分钟。因此,对于孩子,特别是小年龄孩子,不能过分苛求保持很长时间的注意力,一般讲故事时长控制在十几分钟就够了,如果时间持续太长,长此以往会让孩子产生排斥心理,慢慢失去了兴趣。所以,刚开始讲故事时,每次只讲3到5分钟,再逐渐增加到十几分钟。
学会耐心启发
作为家长,我们讲故事一定要有耐心,要穿插着向宝宝提出启发性的问题,答对了及时表扬,答不对或答不出就耐心解答,下一次讲故事的时候再让他答一次。如果昨天的故事还没讲完,孩子就睡着了,那么今晚讲故事时,最好要有“前情提要”,以便孩子适度衔接。记住,爱心和耐心是一样重要的。
我想,有了“睡前故事五部曲”,孩子们一定会爱上故事,爱上阅读。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