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 承

□ 夏春芳

2018-11-05   阅读数:1518   本文字数:1244  

写一写“我家这40年”家庭故事,乃是从普通家庭的视角,用人民群众的深切感受,反映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性变革。用微观写宏观,用身边事证天下事,见微知著,更能激发人们爱家敬业、实干兴市的巨大热情。今天我们开辟“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写一写‘我家这40年’征文选登”专栏,将征集到的家庭故事择优刊登,欢迎广大读者分享和参与。

 

 

无论是一个民族,抑或是一个家庭,在时间的长河里,总有一些东西在代代相传。

爷爷今年83岁了,墙上挂着一张年轻时的照片,意气风发,现在年迈的爷爷也时常会看着照片出神,思绪应该是回到四五十年前了吧。爷爷奶奶生育了四个孩子,爸爸,叔叔和两个姑姑,那时爷爷是村上的教书先生,收入微薄,但爷爷的始终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所以爷爷奶奶日夜劳作也要供四个孩子读书。叔叔是最争气的,考上了大专,爸爸高中复读一年后考虑到家里的经济情况,就把读书的机会留给了两个妹妹。即便这样,爷爷教书先生的收入也负担不起三个孩子的读书费用。后来,家乡的水库搞建设,爷爷是文化人,便有机会去水库上当了财务,从此多了一份收入。爷爷年轻时就爱学习,肯钻研,做财务的同时,还学习了水利建设方面的知识,从此加入了水利开发建设的工作。物质生活还很贫瘠的岁月,却是爷爷精神生活最富有的年代。他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养育了四个儿女,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勤劳、善学、踏实的家风得以传承。

回忆爷爷这辈子的职业线索就是教书先生,会计和水利工程师,到了我们第三代,就是那么巧合得传承了下来。

1994年,我们全家进城了。小小的我,刚从农村走进城市,新奇、欣喜而又陌生,但我并不害怕,因为爸爸妈妈总能给我最大的庇护。爸爸总是对我说,好好读书,将来长大才能成为你想成为的人。一路,我们从租房,不断的搬家,到后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中国人始终对房子是有特殊情感的,因为一所房子就是一个家庭的根。根扎下了,我的理想放飞后也结出了果实。从小就有当老师的梦想,终于在2010年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站在讲台前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梦想成真的感觉真好!所以我率先继承了爷爷的第一份工作——教师。

2014年,叔叔家的女儿开始读博了,我们家的第一个女博士就此诞生了。小我三岁的妹妹,小名星星,人如其名,从小就很聪慧,从小学一路学霸到大学,读博选择的专业是水利工程,正是爷爷的第三份工作,将来肯定是要为国家的水利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015年,姑姑家的女儿大学毕业,通过公务员招考,成为了审计局的一名专业财务人员,就这样顺理成章的继承了爷爷的第二份工作——会计。岁月如梭,三个从小在村头玩泥巴的丫头,早已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事业,又那么巧,都是爷爷年轻时从事过的工作。好像是上天的安排,却又实实在在是改革开放后幸福生活中的缩影。

爷爷奶奶现在年事已高,晚年的生活幸福知足。他们还是会常常提起几十年前的艰苦生活,总会说我们就是在蜜糖罐里长大的,要珍惜现在的生活,爷爷奶奶脸上纵横的皱纹早已被晚年的安逸稀释。四十年改革开放的时间里,变的是他们逐渐增多的白发,不变的是他们时常挂在脸上的笑容。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