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节气忙收种

□ 芮金川

2018-06-06   阅读数:628   本文字数:927  

芒种开始,便能体会到夏季的炎热。清晨的风有些清凉,太阳慢慢地升起来,中午的光线显得灼热,树叶也卷起来,泛出了白边,人们都开始寻找阴凉,大都有困倦之感。人们往往要睡上一个多小时的午觉,醒来时,额头上往往会渗出汗来。

田野中,农作物茁壮成长。

在一个风吹麦浪,充斥着梦想、播种及收获的节气,仿佛知农事的布谷鸟也在催促着农人“割麦插禾”“割麦插禾”,声音从云端传来。“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收种农忙的金贵。林清玄在《六月芒种》中写道:“芒种,是多么美的名字,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高粱的波浪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盛放是芒种……”还要收蚕豆和豌豆,栽山芋和棉花苗,种花生、芝麻和大豆。广袤的原野田垄上,到处是忙碌的身影,正可谓“芒种前后麦上场,男女老少昼夜忙”。农人在芒种前几天就开始准备麦收的工具,磨刀霍霍,等待开镰。记得儿时一到芒种时,常唱着一首题为《月佬陪我磨镰刀》的儿歌:“月佬佬 ,到我家,没人跟她说闲话;爸割麦,妈打场,奶奶灶前忙烧茶;只有我,年纪小,月佬陪我磨镰刀”。

从田间抢收回来的麦子,摊铺在打麦场上,晾晒一下就要脱粒了。此时,溧阳各个乡村的晒谷场上,处处可以看到妇女们戴着用芦苇编织的凉帽,挥舞着长长的梿枷,时时可以听到有节奏的“噼叭噼叭”脱粒的梿枷声。在我们村上,经常可以看到老牛拉着石磙脱粒的场景。骄阳之下,老牛拉着石磙缓缓地转着圈碾压,发出吱扭吱扭的响声。几个来回之后,用木叉子将地上的麦秆翻个身再打,再碾。就这样几个回合下来,便将已经碾压变形的秸秆挪到一边,将散落的小麦集中起来,就是扬场了。手持木锨者通常是家庭里的男长者,铲满一木锨向上奋力一扬,落下来基本形成两条线,上风是饱满的麦粒,下风如扇面扬开的是麦芒和瘪壳。

麦上场,杏子黄。挂满枝头的杏子,黄中透红,闪着诱人的光泽。调皮的孩童禁不住诱惑,或爬在树上采摘或干脆手持长杆站在地面上直接敲击,经过震荡的黄杏便会噼里啪啦跌落下来,散落一地,如果有几个孩子就会出现争抢的场面。芒种炒大麦。大麦是麦子的一种,个头和小麦基本一般大,大麦长着硬硬的麦芒。大麦的用途主要是磨炒面。铁锅翻炒,直至颜色变得暗黑,然后放在石磨上磨细,闻着喷香喷香。

如今回忆起来,还是很怀念。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