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08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综合新闻
2018年08月16日

垃圾回收:居民一年受益500万

阅读量:599

本报记者 韩志华 谷刚先

8月7日上午临近11点,室外气温飚升到35度,沈亚军将当天上午收集起来的纸箱、旧书本等可回收物,打包称重,搬上垃圾转运车。此时的他汗流浃背,晒得黑红的脸上露出开心的微笑:“上午7:30到10:30,总共收了192.5公斤旧书报,还有几个灭蚊器罐子。”面对记者的询问,他用手抹了一把额头的汗珠说。

沈亚军是城南新区垃圾分类办公室的宣传引导员,负责瑞尔花园小区智能垃圾分类箱的管理工作。他说,他每天都在瑞尔花园门口,接待送废旧物品过来的居民,教他们怎样使用智能垃圾箱,如何进行分类投放,帮他们查询可用积分,对新办卡的居民帮他们绑定系统。“现在放暑假,一些高考、中考的学生旧书本不用了,他们拿不动,我们还上门去收。”

说话间,7号楼居民崔海花拎着几个快递包装盒子来到回收站,沈亚军麻利地帮她称重、输入卡号。沈亚军说,“按重量3秒内积分会自动打入积分卡里”。记者询问崔海花积分卡里的金额:原有90.5元,这次投放新增3.3元,总共93.8元。她说,小区刚设回收点的时候就办卡了。现在家里快递比较多,过去包装盒子都是扔掉的,现在送到回收站来,不污染环境了还有一份收入,真是一举两得。

陪同记者采访的区垃圾分类办公室工作人员熊兆奎介绍:“自去年8月25日我区启动垃圾分类这项工作以来,每天都有准确记录,截至今年8月6日,近一年时间,回收总重量3065吨,其中有害垃圾1.5吨。产生的经济效益近500万元,一分不留地打进居民积分卡里。”

区垃圾分类实施以来,区政府设立1900万元专项资金,目前已投入1200万元,在条件许可的76个小区安装了智能垃圾箱,建设兼具垃圾分类与再生回收功能的交投点151个、购置可回收物转运车辆15辆,总面积3000平方米的分拣中心2个,设置积分兑换换购点65个,招聘宣传引导员及分拣人员80人,小区可回收物收集、运输、分拣、处置链条已经建成。鼓励环卫保洁人员对公共区域果壳箱内可回收物进行收集,送至就近小区垃圾分类智能设备投放,实现公共区域与小区以及环卫保洁公司与垃圾分类公司资源的有机整合。

在文港路垃圾分拣中心,十几名分拣人员正在对从各回收点运回来的可回收物,按废纸系列、废塑料系列、废金属系列、废橡胶系列进行二次分拣。中心负责人徐维森告诉记者:二次分拣好的可回收物就是再生资源了。将交由区通过招投标程序确定的4家符合资质的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采取积分制的方式对市民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市民积分卡可以去指定的兑换点购买生活日用品。运作公司回收再生资源产生的利益,不得扣留,必须全部返还给居民。运作公司的服务成本则由区财政按积分点与运作公司进行经费兑现。通过这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实现了小区垃圾由原有的粗放收集到分类收集的转变,逐步形成“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垃圾分类模式。

熊兆奎也坦言,目前垃圾分类虽然推进得比较顺利,但还有一些小区物业不太配合,认为在小区设置回收箱增加了他们的负担。还有一些居民在回收箱设置位置上不配合,远了不愿去,近了又嫌脏,妨碍布点工作的推进。“不过,对这项利国利民的好事的前景,我们是充满信心的。为了推进这项工作,现在政府是纯投入,没有一分钱回报。我们要通过我们的奋斗,在消除社会垃圾回收作业后,最终能够达到政府无补贴的目标。”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