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7月02日
延安巧遇毛新宇
阅读数:2072
金志庚
1991年秋天,距离周恩来纪念馆正式开放的日子越来越近,为了进一步充实纪念馆陈列布展内容,筹委会资料征集陈列组组织部分同志赴西安、延安相关周恩来的纪念地收集资料。得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同志的热忱接待和精心安排,我们除了参观西安一些纪念地,我又率几位同志赴延安采风。
那时从西安到延安尚无铁路,只有乘长途车前往延安。车过八百里秦川,一路上领略黄土高原上茅盾先生《白杨礼赞》中所描述的一棵棵挺拔的白杨树,那时道路崎岖不平,当车行到周恩来崂山遇险的路段时,因路面太窄,乘客都下车步行一段路,然后再上车往延安。到延安宾馆时已是晚上了。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周馆长早在宾馆前等候,正巧他女儿在宾馆工作,当晚就安排晚饭和住宿。
延安宾馆是当时延安最好的宾馆,周馆长对我说:“毛主席的孙子毛新宇也来了。”正好住在我隔壁房间,随我一起去的有位女同志叫李潇,竟被安排与陪毛新宇来延安他母亲邵华的朋友住一个房间(那时候可以拼床)。
第二天,延安革命纪念馆专门安排了一辆由当时的一个国际组织赠送的面包车,还派了一位年轻的女同志全程陪同我们参观。当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时,周馆长说:“毛新宇也到了。”于是我们随周馆长来到接待厅,并介绍我们与毛新宇认识,毛新宇当时只有21岁,较胖,一脸稚气,他紧紧握住我手说“周爷爷很喜欢我,还和我拍了不少照片”。当我们一行落座后,毛新宇一直拉着我的手,还悄悄地对我说:“前天在西安,市里专门请我吃了一顿“饺子宴。”说着,延安市委宣传部部长来了,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说:“今天,我们延安是双喜临门,毛主席的亲人来了;周总理家乡的客人也来了……”部长致辞后,纪念馆的讲解员们为我们演出了好几出文艺节目,还安排了馆里最优秀的讲解员为我们全程讲解,毛新宇和我们一起参加活动,他一直紧紧地拉着我的手,到纪念馆门前合影时还拉着我的手。
在延安市委宣传部安排下,我们和毛新宇一起参观了枣园、杨家岭等当时老一代革命家工作生活的地方。来到枣园的一块菜地前,讲解员说,这块菜地当年毛主席曾在这里劳动过,于是毛新宇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镐头,拉上我们一起在地里刨了一会地。
后来听他母亲的朋友说:“他跟他爷爷一样最喜欢吃红烧肉。但他太胖了,让我跟着不准他吃太肥腻的菜肴。”
临分别时,我再次邀请他到周爷爷家乡看看,他说,过些日子他可能要到扬州参观,并问我:“扬州到淮安远吗?”我说:“很近!”他说:“那一定去看看周爷爷。”可惜一直未能成行。
时过境迁,毛新宇已经是一位将军了,但当年与他在延安巧遇的经历还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