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7年12月30日
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在京揭晓
阅读数:1730
本报讯(记者 赵日超 通讯员 朱天羽) 12月28日下午,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颁奖典礼。常规长篇小说《黑白男女》(刘庆邦)、《下弦月》(吕新)、《装台》(陈彦),翻译长篇小说《烛烬》(余泽民),特殊文体长篇小说《蜻蜓眼》(曹文轩)以及淮安籍本土长篇小说《诗歌岁月》(陶珊)、《大师吴承恩》(祁宏)共7部长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评奖委员会执行主任吴义勤,《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副主编徐坤、李东华,江苏省作协副主席汪政,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梁海春,著名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市政协副主席仲波,淮安区领导徐子佳、张建闯、谈效艳参加颁奖典礼。颁奖会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建闯主持。
为纪念和弘扬文学大师吴承恩的卓越文学成就,促进长篇小说创作的持久繁荣,区委区政府于去年创新设立以西游记作者、淮安区籍明代小说家吴承恩个人名字命名的具有国际性的“吴承恩长篇小说奖”,该奖项每两年一届,每届获奖作品的数量为5部,含特殊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和优秀翻译长篇小说各1部,奖金为每部10万元。同时,为发现和培养淮安籍本土作者,每届另行评选出2部淮安籍本土作者创作的优秀长篇小说。
据悉,本届小说奖评奖工作从今年10月启动,依据严格程序,从符合申报条件的230部参评作品中严格评选。评奖工作公开透明,坚持导向性、权威性、公正性和少而精、宁缺毋滥的原则,力求思想性、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吴义勤在致辞中说,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的获奖作品,体现了近年来我国长篇小说的收获,体现了文学关注现实、反映时代的精神风貌,体现了文学在艺术创新之路上不断前行的丰硕成果。他希望吴承恩文学奖越办越好,越办越红火,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办出有品味、有独特影响的世界文学奖。
区委书记徐子佳说,淮安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堪称“文学之都”。据考证,除《红楼梦》之外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均是在淮安成书。吴承恩更是我国文学史上标志性的杰出文学巨匠。他的《西游记》开辟了古代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是古典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吴承恩长篇小说奖”的设立,是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体现文化自信,再创淮安区文学新辉煌的重大举措。每部获奖作品奖金额高达10万元人民币,是国内仅次于“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等额的全国文学大奖。因此,“吴承恩长篇小说奖”的创设,就是要在全国乃至国际文学界和读者中建立持久声望,将之打造成与“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齐名的具有中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徐子佳希望淮安区本土作家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紧扣时代脉搏,勇于创新,多出精品。同时希望各位作家和文学新人要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尽快加入“吴承恩长篇小说奖”评选方阵中来,早日获得在中国文坛已开始崭露头角的这一文学大奖。
颁奖典礼上,区委书记徐子佳代表淮安区政府向六小龄童先生颁发吴承恩长篇小说奖组委会名誉主任聘书。六小龄童表示,《西游记》成书数百年来,已从一部小说发展成为一个文化综合体,是一个家喻户晓的IP,“吴承恩长篇小说奖”很好地延伸了这种文学传统。
颁奖典礼结束后,与会者还就新时代长篇小说创作进行了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