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驭汽车:我们遇上了好时代
本报讯 “在汽车智能化的大趋势之下,国产汽车要想崛起,必须在核心零部件技术上能够自主掌握。”站在汽车“新四化”的赛道上,上海同驭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舒强认为,汽车零部件行业正在不断拓展新的产业空间,新能源汽车、智能智驾等领域的需求仍在增长。
同驭汽车是土生土长的嘉定企业。从最初的几人团队到目前400多人的企业规模,已经成为中国汽车智能底盘系统领先的一级供应商,是同济大学重点孵化企业。目前,同驭汽车自主研发的线控制动系统响应速度达到130毫秒,已跻身世界一流水平,在核心技术上完成了从无到有,从“跟跑”到“并跑”,甚至在部分细分领域发展到“引领”的超越。
“下一个时代,是自动驾驶往高阶发展,向L3及更高阶的自动驾驶发展。底盘上要做更多的功能、更多的场景,需要各个底盘系统协同起来。所以,站在新赛道上,这些事情虽然困难,但我们必须要做,而且必须趁早去做。”舒强说。在他看来,守正创新既是企业家的“本分”,也是锻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2012年,舒强跟随导师研究线控制动技术。当时线控制动系统完全依赖进口,国产化率为零。这激发了他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的决心。在导师和同济大学的支持下,2016年9月,舒强及其团队在嘉定成立上海同驭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新一代线控底盘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对我来说,创业是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一边创业,一边栽跟头,栽跟头爬起来,反思学习,再不断地前行。”舒强表示,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很多师兄师姐劝他不要盲目,因为对于大学生来说,创业门槛实际上很高。汽车零部件行业创业,更不是一个好的选择,难度大、周期长、资金量大、人才密集,创业的难度值直接拉满。但是,满怀创业和报国激情的他认为,学汽车科班出身的人,应当站在汽车领域思考如何去破局,如何去为行业解决一些难题,这才是创业所存在的价值。
创业9年间,舒强从一个理工男蜕变成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在面对不同困难、危机时,练就了一身“内功”。在他看来,创业干事需要的是坚韧的毅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识别风险,整合各方资源,并专注于如何把市场需求和企业研发积累转化成真正能解决客户需求,去创造有价值的产品,这便是“内功”的要义。
“我创业的起点就在嘉定。如果将事业比作一场马拉松,嘉定区政府就是我干事创业路上的配速员。”在舒强看来,亲清政商关系,要的不仅是“店小二”,更需要一名“配速员”。
舒强介绍,创业早期,同驭汽车在行业里还没有什么名气时,嘉定创投和安亭实业就投资了近6000万元,“这两年,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企业需要更多的空间,政府部门又主动协调地块资源,让我们在同济大学北门对面,获得了新的土地。我们将建设全新的总部研发大楼和智能工厂,在这里诞生更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如今,同驭汽车已拥有上海嘉定和江西宜春两大生产基地,并建立了年产能达176万套的智能制造中心,为众多知名企业提供200余款车型的配套服务,成为国内首家实现线控制动系统量产的企业。
撰稿 李华成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