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市实有小客车数量超600万辆
2024年度上海综合交通发展分析报告发布
本报讯 (记者 李继成)昨天,2024年度上海综合交通发展分析报告发布。伴随经济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出行需求持续释放,全市实有小客车数量超过600万辆。
在更新置换政策的推动下,本市小客车号牌结构优化。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底,本市实有小客车约613万辆,其中,市区号牌252万辆,新能源号牌146万辆,沪C号牌110万辆,长期驻沪外省市号牌约105万辆。新能源号牌渗透率进一步提高,转化沪C、长期驻沪外省市号牌更新置换需求,沪C号牌同比减少9万辆,长期驻沪外省市号牌同比减少约10万辆。
2024年高速公路及国省干道流量持续攀升,其中,高速公路日均流量148万辆次,同比上升5.8%;国省干道日均流量39.6万辆次,同比上升10.5%;省界道口日均流量68.8万辆次,同比上升1.7%。中心城拥堵形势依然严峻,快速路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平均道路交通拥堵指数同比分别上升11%和8%。其中,晚高峰拥堵超过早高峰,中心城快速路及地面道路晚高峰指数[1]较早高峰分别上升6.0%、2.2%。同时,随着道路拥堵点改善项目持续推进,局部道路节点运行有所改善。
全市轨道交通全网络运营里程增至896公里,全年日均客运量(不含磁悬浮和金山铁路)1027万人次,同比增长2.4%。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客流增长主要源于近期新开通的线路,14号线、15号线、18号线工作日日均客流增量占比超10%。进出城方向客流聚集效应显著,市域机场线开通,实现虹桥、浦东两大枢纽之间40分钟内快速通达,开通初期日均客流3.3万人次,约71%的客流与两场有关,其中两场间客流0.76万人次。11号线康恒路站开通后客流潮汐特征明显,服务周边产业办公,早、晚高峰的出站、进站量占比分别为27.7%和21.1%。
随着旅游休闲活动的增加,节假日对外出行规模不断提升。2024年“五一”假期,上海对外营业性客运到发总量713.6万人次,日均到发142.7万人次,同比增长4.1%,创五一历史新高。2025年春运40天期间,对外营业性客运到发总量4691.8万人次,同比增长4%。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