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聘职位数占比从8.4%增至15.2%
新型灵活就业供需规模正呈扩大趋势
本报讯 (记者 杨珍莹)近日,《2024中国新型灵活就业报告》发布。该报告在2023年的基础上,对工种类型和数据挖掘模型进行了优化更新,全面分析了新型灵活就业的最新趋势和供需特征。
报告显示,从2019到2024年,我国新型灵活就业的招聘规模在劳动力市场的份额呈显著增长态势,新型灵活就业的招聘职位数占比从8.4%增至15.2%。新型灵活就业的供需规模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份额正呈扩大趋势。
伴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由现代信息网络和通信技术驱动的新型灵活就业已成为重要的新就业形态。报告指出,新一线城市的招聘需求最旺盛,彰显了强劲的发展潜力和经济活力。新一线城市的传统就业、基于位置的新型灵活就业和基于云端的新型灵活就业的招聘职位数占比分别为34.6%、41.7%和37%,在所有等级城市的招聘需求中均占比最高。尤其在基于位置的新型灵活就业中,新一线城市的招聘职位数占比高达41.7%,表明这些城市在网约车、配送、生活服务等服务业领域有巨大需求,可能与人口规模大、消费能力强、生活节奏快等特点有关。
此外,新一线城市的基于云端的新型灵活就业招聘职位数占比为37%,这表明新一线城市在知识服务、媒体、直播、电商等新兴领域同样充满机遇。这种多元化的就业结构,正是新一线城市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集中体现。
报告使用智联招聘平台的招聘职位数据对新型灵活就业职位进行识别,具体包括七类工种:网约车类、配送类、生活服务类、知识服务类、媒体类、直播类以及网络电商类。其中前三类属于基于位置的新型灵活就业职位,后四类属于基于云端的新型灵活就业职位。
新型灵活就业已经成为传统就业的重要补充,如何规范和引导新型灵活就业的发展,是数字经济时代亟需探讨的重要议题。报告建议,为促进新型灵活就业的健康发展,应多管齐下,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灵活就业者权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灵活就业的稳定性;同时,加强职业培训,提升灵活就业者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新型灵活就业有望在促进就业、激发创新活力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