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09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五版:教育
2018年09月21日

浦东高校最新科研成果 亮相第20届工博会

本报讯 (记者 符佳)这几天,第20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正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本届工博会设9大专业展,面积达28万平方米。高校展区历来亮点频出,今年共吸引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外75所高校参展,参展项目达751项,参展高校数和项目数均创出历史新高。其中,浦东多所高校聚焦“创新、智能、绿色”的工博会主题,依托本校科研特色,拿出了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科研成果。

聚焦环保

“绿色校园”亮点抢先看

要问最吸睛的浦东高校展位是哪家?以绿色为主题色的上海电力学院展区可谓当仁不让。该校将近千亩、66万平方米的临港新校区的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搬”到了工博会现场,通过模型浓缩展示智慧能源的集成应用。上海电力学院临港新校区建设综合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刚刚建设完成的上电临港新校区,是全国首批、上海首个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也是全国高校唯一的校园示范项目。本周末,上电临港新校区就将迎来第一批学生入住,下周校方将举办隆重的开学典礼和新校区启用仪式。此番在工博会的亮相,提前剧透了这一绿色校园所具有的智能、低碳、节能、环保等亮点。据透露,拥有新能源微电网的智慧校园通过新能源自主供电和能效管理,可比正常校园能耗降低约25%。这一项目为高校能源管理、节能改造以及运营管理模式等,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探索。

在上海海事大学展台,聚焦绿色能源风能利用的海上风力和海流混合发电技术——低速潮流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吸引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这一项目是中法合作研究项目,由该校物流工程学院教授汤天浩带领的团队研发,主要研究在海洋特殊环境下,研制海流发电机,探索和解决风力和海流混合发电系统的构建、集成、电能变换模式、并网控制等关键技术。目前该团队已初步建立了海流发电实验平台,能通过不同的系统模拟与实验方法来研究海流发电系统性能,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聚焦智能制造

市场推广前景良好

带上AR眼镜下好订单,只见屏幕另一端生产线上的机械手正按订单需求对小房子的各个组件进行装配,不到5分钟,一个个性定制的小房子就呈现在你面前。整个装配过程,可从系统界面上实时监测,现实生产与虚拟制造完全一致。这就是今年工博会上,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与思爱普公司联合推出的参展项目,让观众直观感受到“数字化双胞胎”的魅力。

“数字化双胞胎”,就是在产品设计、生产规划、生产工程、生产制造乃至服务的各环节,打造一致的、无缝的数据平台,形成虚拟企业和现实企业镜像。该项目负责人、二工大杨敬辉教授介绍,这一项目就是一个实际工厂与虚拟化工厂同步运行的实例。虚拟制造与现实生产都归结在同一个数据平台上,通过这对“双胞胎”的虚实连接,数据不断迭代,模型不断优化,有助于为企业设计、更换生产线选择更优方案。在智能工厂或者智能实验室使用“数字化双胞胎”技术,有利于降低成本、控制风险。

二工大展台上,“消防阀门智能装配机器人”也在忙碌地工作。它一气呵成完成整个消防阀门的装配仅需10秒,其稳定性和效率,大大优于目前很多企业还在使用的人工装配方式。这一机器人由二工大何成老师项目组自主研制,近年来,他带领的项目组一直致力于智能装配机器人系列的研发,助力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机器换人”的产业升级。何成介绍,消防阀门是灭火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救火时,通过按下阀门喷出泡沫、干粉等,才能实施灭火。智能机器人每分钟可装配6至7个阀门,每天装配1万个左右的零件,生产效率比人工操作提高25%。用“智能装配机器人”取代人工操作,打造“无人车间”,既可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也可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上海电力学院还展示了适用于日常物流快送,以及救灾、药品急运的快拆式无人机搭载货舱,为电力部门度身定制的智能超声波驱鸟器,都是颇有市场推广价值的智能制造新技术成果。

本届工博会上,上海电力学院将“绿色校园”的模型搬到了现场。    □王琦 摄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