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7年11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十一版:声音
2017年11月10日

既有设计又有自然生长的公共空间

□展望

作为一名艺术家、雕塑家,我不从规划建筑的角度来看人工与自然的公共空间这个问题,而是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谈谈感想。我一直认为,人工设计跟自然生长之间要寻找到一个最佳的分寸,这样形成的公共空间才会变得有意思。

 

以下谈到的四个案例,是我对人工与自然的公共空间的观察和思考过程。

第一个案例要从夜游日本东京小区说起。有一次,我跟我太太在东京闲逛,穿过高楼大厦,发现了一个特别的居民区。那小区虽然很普通,但其中的建筑给人感觉是有建筑设计师参与设计过的,每一栋建筑占地都不大,但停车位和摆放的花、种植的树以及阳台等的设计,都非常讲究,绝对不是普通居民自己就能设计出来的。

我猜想,它应该是由政府出资,由建筑师、设计师跟居民小区住户共同完成的改造工程。令我感到特别有意思的是,我从中看到了一种建筑师和居民之间协商共建的新型关系。

建筑师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居民的需求,居民又通过建筑师的协助,让自己的小房子变得具有设计感。

后来,我询问了一名当地居民,他告诉我,日本确实有这种政府、民间、建筑师合作的模式。而这种范例是我在中国或者其他地方很少见到的。我就把它称之为一种“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设计”。这跟建筑师在一块空地上凭空设想再建造出来的设计方式不同,这种设计,需要建立在与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基础上,是通过协商、妥协、洽谈形成的一种设计。

第二个案例是中国台北永康街。我因工作关系经常往返台北,住在永康街已有七八年时间。这条街上,留有不同时代的建筑,比如上世纪80年代台北流行瓷砖,就有一批建筑外墙贴着瓷砖。并且,这里的建筑一楼基本上都是自由商业模式,也就是居民自由改成商铺做生意。更有意思的是,永康街几乎每家每户都根据自己的生意模式,请设计师设计了不同的风格。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条文化街。这条街区乱中有序,体现出自由的状态和自律的精神——每一户都有自己的性格,又都不过分张扬,没有过分地凸显自己的个性。

第三个案例是美国纽约的乔西,这里过去是画廊区,通过建筑师的设计,也变成了非常自然的街区。但是,它并没有特别地改造原来的建筑,只是把门脸稍微变了一下。我将它总结为“有自尊精神的设计”。

最后一个案例是北京798,北京798是由工厂车间改造而来的,其中也有空间设计。但798的公共艺术不佳,到那里去,常常能看到沿街摆放了很多很难看的雕塑。同时,北京798的设计感也有点弱,因为它把原有的建筑全部改变了。其实,这个建筑的本来面貌是非常有意思的。这样一来,北京798有一种看起来散乱无序的自由状态。实际上,798很需要一种自律、自尊的元素。

我例举的这四个案例中,公共空间各有性格,这些性格都是在一种既有设计、又有自然生长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我认为公共空间是很复杂的东西。

我曾经有过两次跟建筑师的合作,第一次是荷兰的MVRDV,第二次是和柳亦春。这些合作让我在建筑方面学到了很多东西。不过,我对公共空间建筑的这些思考,更尊重自己对生活直观的感受。

本文整理自“当建筑对话公共空间”国际论坛

 □文字整理 本报记者 须双双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