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恰似顾人来
——亭林镇举办年度顾野王主题文化活动
□记者 鲁学静
11月12日,“传江南千年文脉 书人文不朽华章2021年顾野王主题文化活动”举行。亭林镇原创戏剧《恰似顾人来》作为其重点节目,赢得阵阵掌声。“顾人”,既是指“亭林顾氏家族”,又取“故人”谐音,指代亭林人民的“老朋友”——顾野王。
亭林顾公广场
上海最早的顾姓——亭林顾氏
顾氏,是江南最早的土著氏族之一,也是源远流长的著姓望族,上海最早的顾姓就在金山亭林。“顾雍后代、民国外交家顾维钧每次绘画,落款‘亭林顾氏’,说明顾氏大家都认顾氏之根在亭林。”上海顾野王文化研究院院长蒋志明补充道。《世说新语赏誉》介绍“吴四姓”时,用“厚”字概括亭林顾氏。作为汉晋间江东儒学大族的代表,顾氏人物多表现出儒雅、厚道的特征。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顾氏家风代代相传,顾氏家训激励鞭策着后人。其中一代硕儒、江东孔子顾野王,更是金山亭林的一张“文化名片”。从2019年到2021年,从“顾野王其人其事”到“顾野王及顾氏家族”,顾野王文化品牌正变得愈发闪亮。
活动当天,顾氏家风暨亭林文化综合特展正式拉开帷幕。“顾氏家风家训已不再仅仅是顾氏家族的宝藏。它已走出小家,走进大家。”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朱丽霞表示,顾氏家族人才辈出,在政界、商业、医学、艺术、文化等领域成果斐然,不仅是金山亭林文化的重要支撑,也是上海文化、江南文化的主动脉。
家住亭林镇亭西村的顾野王45代孙顾哲说:“今天的活动我已全程录音,回到家后,我将给周边人讲述参会感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更多人了解顾氏家风家训。”
江南文化与亭林基地
在顾氏家风暨亭林文化综合特展上,亭林籍名家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展示顾氏家族传承千年的家风家训,包括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闻毅敏的5幅书法、金山区美术家协会主席顾文辉的16件版画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盛兰军的5枚“顾氏家训”篆刻印章。
另外10枚“亭林人文”篆刻印章则来自华师大篆刻创作项目团队,取材于松隐禅寺、亭林腰鼓、铁崖公园等。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朱军文介绍,2019年,亭林镇与华师大共建江南文化研究院亭林基地,着力推动江南文化的研究、传承和创新。2020年,合作发布亭林基地项目,由华师大知名专家学者担纲并成立专班,旨在让更多人认识和感受亭林文化。
据悉,亭林基地项目还包括亭林历史文化名镇创建推进、口述亭林、亭林人文故事地图、亭林云间讲堂等。口述亭林已采访亭林各界人士14人次,形成15万字口述资料;亭林人文故事地图巧妙地将人、物、景、史等串联,刻画出丰富的亭林形象;云间讲堂则邀请华师大知名学者开设文化讲座,深受村居民的喜爱。
首个“玉篇文化博物馆”
顾野王撰写的中国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将中国源远流长的玉文化纳入汉字之中,对后世影响颇深。大约唐末宋初,顾野王《玉篇》失传。后来,唐代“孙强本”《玉篇》与宋代《宋本玉篇》各有增减,真迹难寻。直至清代光绪年间,在日本发现唐代抄本《玉篇》残卷,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顾野王《玉篇》版本。
为传承《玉篇》文化,实践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遗产、文字都活起来”的理念,亭林镇启动“玉篇文化博物馆”项目,致力于打造世界上收藏《玉篇》文献最全的专业藏书馆,进一步成立世界《玉篇》研究中心。这也将是中国第一个以《玉篇》为主体的智慧汉字文化博物馆。
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亭林率先推出“《玉篇》体验馆”,展出各类《玉篇》珍稀古本和文献典籍。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汉字文化中心王平教授团队创意策划《玉篇》“魔墙”体验区,利用新媒体让古老《玉篇》寓教于乐、融入生活,展现其在东亚汉字文化圈千年传播史中的巨大贡献。
云上亭林 顾地重游
亭林作为顾野王晚年定居之地,见证了他浩大的著书工程。重游顾地,不仅可以感受一代大儒的风华,也能体验到别具一格的文化意趣。为此,亭林通过“云上亭林,顾地重游”文化旅游品牌,打造“小顾”文创IP,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在‘顾地重游’线路中,除了《玉篇》主题展、顾氏家风展等,3A级景区亭林遗址公园也是一大亮点。”亭林镇党委书记刘雪峰介绍说,亭林遗址公园由亭林公园、亭林书院和顾公广场三处集历史文化、生态休闲、名人文化于一体的景点构成。园内葫芦池曾出土大量良渚时期陶、石、玉、骨器等,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地点;读书堆则是顾野王撰写全国性地理总志《舆地志》之处。
本次“云上亭林,顾地重游”文化旅游品牌由亭林镇与上海青旅集团共同打造,并进行了品牌签约。双方将持续探索顾野王文化旅游线路及产品,谱写“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文旅新篇章,顺应产业融合发展新趋势,绽放亭林崭新的文化生命力,将顾野王文旅IP推向上海、推向全国。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