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17日

“只因一个清明节,我们从四面八方赶回故乡团聚,将浓浓的亲情与淡淡的乡愁,一同融入这舌尖上的美味之中。”

舌尖上的故乡青团

郝贵良

我的故乡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江西乐安。清明时分,我宛如一只归巢的倦鸟,登上那驶向故乡的高铁。列车恰似一尾灵动的青鱼,在阳光倾洒如金的轨道间,风驰电掣般穿梭。车窗外,葱郁的麦苗、林立的高楼、苍劲的香樟树、黄灿灿的油菜花……这一切的一切,如同一幅绵延无尽的水墨长卷,裹挟着故乡那熟悉而又亲切的气息,在我眼前呼啸而过,勾起我满心的感慨,情思恰似春日的柳絮,悠悠飘荡。

一踏上故乡的土地,每一丝空气里都氤氲着故土独有的芬芳。金樱子花绽放在匍匐蜿蜒的绿枝之上,洁白似玉,暗香浮动。杜鹃花开在绿树葱茏的田埂边,繁花似锦,热情似火。而最令我情有独钟的,是田埂上的鼠曲草。它们或紧贴着地面生长,嫩绿的叶片上布满细密的白色绒毛;或独自占据一方小小的天地,自由舒展着身姿,尽显憨厚敦实之态;或相互簇拥着,苗条的茎干上顶着一小簇黄花,像欲语还休的妙龄少女,惹人怜爱。

回到家中,心中惦记的第一件乐事,便是去采摘鼠曲草。远处的山峦如黛色的屏风,南风轻柔地吹拂着,大妹和小妹手提精巧的竹篮,我则拿着织物袋,我们一同在陵脑山下那片肥沃的菜田里忙碌开来。鼠曲草在老家的方言里被称作“妇女草”,我对这个名称一直充满好奇,却始终不得其解。或许是因为这种草有着伏在泥地上生长的特性,“伏泥草”与“妇女草”谐音,加之采摘它的大多是妇女,久而久之,“妇女草”这个名字便在老家叫开了。

惊蛰的雷声刚刚响过,清明的细雨尚未落下,这便是采摘“妇女草”的黄金时节。田埂上、菜地里、茶园旁,到处都有它们轻盈灵动的身影。大妹和小妹弓着腰,细心地采撷,将最美的劳作姿态定格在了这云雾氤氲的春山之中。一人一篮,她们的手所及之处皆是芬芳,仿佛在编织着春天的美梦。

晌午还未到,天空中隐隐有山雨欲来的迹象,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了归程。回到家中,小妹将一大袋“妇女草”放入清澈的井水中,挑去老茎,洗净泥沙,倒入铁锅中煮沸。大妹挽起衣袖,将按三七比例备好的糯米粉和粳米粉,倒在光洁如镜的桌面上,双手轻柔地揉搓均匀。待“妇女草”煮至熟透,小妹用漏勺轻轻捞起,放置在铺满米粉的方桌上。

热气腾腾的“妇女草”,宛如热情似火的舞者,与冷静素雅的白色米粉相遇,在大妹有力的双手揉合下,二者相互交融、彼此渗透,最终幻化成一大块满含植物纤维的翠绿色米团。大妹一边用力揉着米团,一边讲述着陈年旧事,那些童年的欢乐与打趣的笑声,仿佛都被她揉进了这懵懂生硬的米团之中,使其渐渐褪去了生涩,变得愈发柔韧细腻,充满了岁月的韵味。

在江西乐安,我们把用“妇女草”和米团制作而成的青团,唤作“妇女饼”。得知我们要做“妇女饼”,邻家阿姨一大早就热情地上门,说道:“做馅心的竹笋去我家竹园里挖,要多少有多少!”盛情难却,我和小妹挖来了三根鲜嫩的竹笋。大妹负责剁馅,先将腌制的腊肉切成细丁,再把竹笋、辣椒和酸咸菜剁成碎末,最后加入各种作料,在锅里精心炒制出一大盘油光发亮、香气四溢的馅料,那香味勾得人馋虫直往上冒。

制作有馅心的“妇女饼”,堪称一门精湛绝伦的手艺。二姐从县城匆匆赶来,这下可有了大展身手的绝佳机会。她截取一小团米团,轻轻搓成薄饼,动作轻柔而优雅,加上一勺馅料,手指灵活地一捏一折,凭借着娴熟的手上功夫,转眼间便包出一只精巧好看的“妇女饼”,宛如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大妹也不甘落后,只是我们笑她包的馅料放得太多,肚子鼓鼓的,放在蒸笼里都歪向一边,煮熟了还容易“春光乍泄”,露出馅心。大妹却不服气地说:“肉多味道才美,我包的我自己吃,到时候馋死你们!”小妹一向不太擅长这些手工活,此时只能围着灶台,拿着手机拍摄视频。我们笑她偷懒,这么好的师傅在一旁手把手教都不学。她却笑盈盈地回应:“这么好的机会,当然要留给勤劳的姐姐们啦,我要记录下咱们团聚的美好时刻!”

儿女们簇拥在灶台旁,齐心协力制作“妇女饼”。此刻,最感欣慰的莫过于母亲。她静静地端坐在灶口,一边轻轻低头添柴,一边含笑倾听我们的欢声笑语。干燥的柴火熊熊燃烧,吐出明艳的火舌,“嗞嗞啦啦”地舔舐着锅底,跳跃的火光映红了母亲慈祥的脸庞。在烈火的作用下,蒸笼里的“妇女饼”渐渐由翠绿转为墨绿。二姐眼疾手快,迅速端起蒸笼,窜出来的热气随即弥漫了整个厨房,一股浓郁的清香飘散开来,那是最能抚慰游子心灵的味道,满是家的温馨与眷恋。

刚出锅的“妇女饼”,油绿如玉,既赏心悦目,又美味可口。搓的小丸子软糯柔韧,口感扎实,咬上一口,仿佛能感受到春天的蓬勃生命力;滚的小圆饼甜而不腻,富有弹性,每一口都充满了甜蜜的滋味;制的大长饼肥而不腻,香软且嚼劲十足,让人欲罢不能。而最好吃的当属带馅心的“妇女饼”,鲜笋的清香、梅菜的酸香与腊肉的浓香相互交织,清淡与咸辣完美融合,相得益彰。初咬一口,那美妙的滋味瞬间沁入心肺,仿佛全身的细胞都被唤醒,妙不可言;再咬一口,嚼劲十足,美味在舌尖上不断蔓延,让人回味无穷,仿佛整个身心都沉浸在这美味的世界里。送一碗给邻家阿姨品尝,她吃后也是赞不绝口,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只因一个清明节,我们从四面八方赶回故乡团聚,将浓浓的亲情与淡淡的乡愁,一同融入这舌尖上的美味之中。这“妇女饼”承载着游子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也成为我们心底永恒的牵挂、感恩与奋进的动力,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无法忘怀这份来自故乡的独特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