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国重器”之强军力量:
耀眼的“明星”——歼-20
歼-20在航展亮相
现代战争中,谁取得了制空权,谁就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作为中国最新一代的空中战斗机,歼-20在态势感知、信息对抗、协同作战等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歼-20于2011年完成首飞,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2016年)上进行首次空中飞行展示,2019年10月,中国空军公开确认歼-20战机已列装人民空军“王牌部队”。
隐身是第五代战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空空作战中,战斗机既要做到监视和搜索敌方目标,又要做到不被敌方侦察和电子支援系统发现,从而避开反辐射导弹和隐身目标的打击与威胁。这一切都依赖于战斗机是否具有优良的隐身能力。特殊的外形设计是隐身的主要手段之一,歼-20的机头呈尖头拱形,鸭翼和主翼都处于同一平面内,机身线条干净简洁,机身由上下两个倾斜平面组成,一条棱线纵贯,武器舱内置,甚至舱门的边缘都设计成锯齿形,外表面涂覆吸波隐身材料。所有的这一切设计,都是尽量减少雷达散射截面,降低雷达回波强度。
作为我国最新一代的重型歼击机,歼-20具有优异的升力特性。采用“鸭翼边条翼升力体”综合布局结构,升力系数比“单纯采用边条翼的战机”提高了四成。其特殊的气动构型使身为重型机的歼-20同样具有不俗的机动性能,俯仰、侧滑、横滚、转向等机动能力惊人。在实战中,这意味着歼-20可以快速抢占有力战斗位置,无论是追击还是脱身,都有较大优势。此外,五代机优于前代战机的另一核心原因,是其具有压制性的探测能力。歼-20拥有强大的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公开资料显示探测距离高达300公里。
作为面世较晚的“后辈”,歼-20充分吸收了美国F-22、俄罗斯T-50等同类战机的优点,并从其他战机中汲取了宝贵经验,如采用了美国F-22的菱形机头、F-35的非线性进气道和歼-10的鸭翼设计等。在航电系统方面,歼-20已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进步。现代作战飞机的航电系统,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模块:探测系统、火力控制系统、飞行控制系统、推力控制系统、电子战系统、通信系统、人机交互系统等。歼-20的综合航电架构集F系列、歼系列之大成,在设计理念和系统结构上都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另外在演习公布的画面中,歼-20飞行员佩戴的头盔显示系统(HMDS)正式曝光,HMDS能够从机体外部的传感器获取360°视角的高清图像,并根据飞行员的头部转动进行运算,对可疑目标实现快速识别、连续跟踪、精确锁定,使飞行员拥有无与伦比的战场态势全向感知能力。
歼-20具备了搜索、发现、跟踪与攻击隐身飞机的手段与方法。歼-20可以像一把尖刀,借助自身超巡、超机动、超隐身的优势,迅捷而又悄无声息地刺穿敌人的防空系统,对对方的雷达、机场、电厂、指挥中枢等目标进行“超视距”打击,撕开防空网,取得战场的先手优势。
(光明都市传媒)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