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今年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成功采集——
“首捐人”新年送去新希望
本报记者 宋佳琳 袁竞 徐嘉晨
1月21日,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东院区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缓缓启动,温热的血液从奚健辉的手臂缓缓流出,一份生的希望即将从这里传递。
上午8时15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采集正式开始。采集针穿进奚健辉的血管,抽取出的血液经过仪器,分离出造血干细胞后,再将其余的血液成分输回体内。
经过4个半小时的采集,奚健辉成功捐献出396毫升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我市2025年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启东市第1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南通市第10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能为一条鲜活的生命带去希望,我觉得很荣幸,祝愿患者早日康复。”2025年伊始,这份“生命火种”将为患者送上一份珍贵的“新年礼物”,点燃一个生命的新希望,奚健辉觉得特别开心。
奚健辉今年37岁,是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2021年7月,他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无偿捐献志愿者。
去年8月,奚健辉接到启东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来电,告知他采集入库的血样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初筛配型成功。在详细了解捐献流程后,他当即毫不犹豫地表示同意捐献造血干细胞。“这是一次弥足珍贵的缘分,很幸运能够有机会帮助别人。”奚健辉说。
忙碌工作之余,正在河南出差的奚健辉往返于河南启东两地,进行同意书签署、供患高分辨配型、健康体检等准备工作。今年1月,他加班加点处理好手头的工作后,便赶回启东等待捐献。1月16日,奚健辉入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东院区,并于1月21日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市已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10例,2257人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入库志愿者。他们用爱心点亮生命之光,用行动传递生命火种,彰显“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身体力行地呼吁更多人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为更多血液病患者送去治愈希望。
云报平台
路特数科 技术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