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9年01月24日

仪征生态文明建设谱写新篇章

环保专家诊断企业环保问题。

环保局开展污水检测。

2018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环保局紧紧围绕加快推进全市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总目标,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扎实推进“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统筹做好污染防治、生态建设、执法监管、风险防控等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全年环境空气达标率为77.3%,PM2.5均值为40微克/立方米,市控以上断面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Ⅲ类水比例达到4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专项行动,扎实推进环境污染防治

继续以深入推进“263”专项行动为抓手,坚持源头治理与集中攻坚并重,按照国家和省市工作部署,全力实施气、水、土污染防治重点工程,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持续推进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完成17家化工、石化企业VOCs泄漏检测与修复体系(LDAR)建设和5家重点化工企业VOCs在线监测仪器安装,结合“263”专项行动,完成11家重点行业企业、33家汽修行业和13家餐饮经营单位VOCs综合治理。加大燃煤锅炉整治,完成华创供热锅炉生物质能源改造,推进实施实友化工、瑞祥化工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配合城管、城建等部门开展餐饮油烟和建筑扬尘污染防治,牵头开展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强化大气污染应急管控,出台《仪征市2018年5—12月空气质量改善工作方案》,强化大气环境质量监测预警,按照省市工作要求,及时发布大气强化管控通知,联合相关部门对相关企业、工地实施严格的停产、限产、停工措施,有效压降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切实防范重污染天气发生。水污染防治方面,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继续巩固长江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成效,按要求开展断面达标和饮用水源地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推进开展备用水源地月塘水库保护区周边环境问题整治。结合“263”专项行动计划,推进区域水环境整治,推进开展城市内河黑臭水体整治,不断改善城区河道环境。推进工业集中区污水收集管网和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指导相关园区、镇编制污水治理方案,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加强污水达标排放监管,开展入江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加强对各类工业集中区污水达标排放管理。强化地表水断面水质监测,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加强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保障活水工程正常运行,确保补偿断面水质达标,有效消除劣Ⅴ类水体。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严格落实《仪征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仪征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完成重点企业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签订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推进实施化工企业遗留地块土壤调查工作。推进农用土壤污染防治,协调相关部门加强对农药、化肥及其废弃包装物和农膜使用的管理,预防和控制农业生产对土壤环境的污染,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持续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检查和“减存量、控风险”行动,推进生态环境部“清废行动”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加强企业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处置情况调查评估,实施全过程规范化监管,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100%。“263”专项行动方面,按照今年我市“263”专项行动“工作定位只高不低、工作节奏只快不慢、工作力度只增不减”三个方面的要求,将专项行动作为保障省园博会建设、提升城乡环境的重要抓手,根据扬州市下达的目标责任状,结合我市特色工作,制定了108项年度重点工程项目表,按照职能分工分解落实到各部门、镇和园区,明确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召开“263”专项行动动员会,会上与相关牵头部门、园区、镇签订了年度目标责任状,先后召开两次督查推进会,切实推动专项行动高标准、严要求、常态化开展。

巩固成效,着力打造生态优势

继续以《仪征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2)》《仪征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为引领,围绕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目标,进一步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着力打造我市生态优势。一是开展生态文明创建工作。扎实推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创建工作,对照创建指标要求,推进实施重点工程项目,积极做好创建申报工作,10月25日正式获得省级第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命名。加快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创建,认真组织真州镇、新集镇、马集镇、刘集镇4个镇和真州镇茶蓬村、马集镇爱国村、新集镇长春村3个村创建省生态文明示范镇、村,大仪镇路北村、新集镇花园村、刘集镇百寿村创建扬州市级生态文明示范村工作,上述镇村均顺利通过省、市考核验收并获得命名。二是加强生态红线区域管控。严格实施国家、省级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对照最新工作要求,开展红线区域划定校核,校核后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区有5个,省级生态保护红线区有6个,总面积为 209.62平方公里,占我市国土面积的24.40%。与市财政局联合出台年度省级生态补偿资金使用方案,规范专项资金分配使用,实现结算年度内生态补偿资金到位率100%。认真开展“绿盾2018”专项行动,加强生态红线区域专项督查,按照《仪征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要求,推进相关园区、镇开展生态红线区域保护重点工程建设,做好涉红线区域项目管理。三是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在完成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任务的基础上,序时推进开展整治项目镇级审计和县、市、省三级考核验收,巩固整治成效。开展秸秆禁烧专项督查巡查,结合网格化环境监管强化各园区、镇秸秆禁烧主体责任落实,今年夏季继续保持零火点、零通报,正在开展秋冬季秸秆禁烧巡查工作。四是加大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发挥主流媒体和门户网站宣传引导作用,广泛宣传我国环境保护国情和环保政策法律法规,围绕“263”专项行动、秸秆禁烧、行政处罚、项目审批、企业信息公开等方面,及时准确公示各类环境信息,提高工作环境守法意识,保障公众知情权。以开展世界环境日、绿色创建等主题活动为契机,加大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提升公众生态文明意识。

铁腕治污,持续保持高压执法监管

坚持依法铁腕治污,切实落实属地环境管理责任,着力构建联防联控格局,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实保障。一是强化环境执法监管。按照上级环保部门统一部署,开展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环保专项检查和交叉互查,先后开展和迎接沿江八市交叉互查、生态环境部“清废行动”、长江经济带颗粒物专项检查、沿江船舶业专项检查、扬州市级大气交叉互查、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执法检查、“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等。组织开展 “利剑斩污”强化执法行动,全年连续集中开展夜间、节假日非常态突击执法检查,采取交叉互查、随机抽选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中央环保督察信访件企业、重点行业、污染隐患企业、错时生产企业进行突击检查,切实形成打击环境违法违规的高压态势。截至目前,已对626家污染源开展“双随机”抽查以及各类专项检查1382场次。二是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充分运用新环保法及其四个配套办法,全力查处典型案例,截至目前共发出行政整改文书404份、立案查处309件,下达行政处罚文书202份,罚款人民币750余万元,其中涉嫌刑事犯罪移送公安机关6件,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5件,查封扣押14件,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17件,比2017年增长183%。加大环境执法办案司法联动,采取综合措施惩治违法排污行为,提升环境违法案件查办力度,联合市公安局实施查封1起、询问调查1起,联合南京市检察院、南京市公安局召开案件侦办联席会1次。三是强化环境监管责任落实。严格落实网格化环境监管制度,出台市级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考核办法,对各级网格环境监管工作落实情况实行季度考核并进行通报,着力推进环境监管网格的健全完善和有效运行,切实落实覆盖市、镇、村的三级环境监管网络职责。积极推进扬州化工园区、经济开发区、汽车工业园、刘集镇、陈集镇、大仪镇、马集镇完成三级网格化环境监管示范点创建工作。四是发挥环保督察“利剑效应”。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督察组2018年6月5日起进驻江苏省,期间交办我市21件信访问题,涉及工业企业29家、餐饮单位3家,对环境问题责令整改29家,立案查处17家,罚款199.6万元,约谈企业负责人4人。我市以领导包案督察、强化整体联动、跟踪监察落实、严格责任追究为抓手,认真抓好企业环境问题整改落实。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15件,正在整改6件。

源头管控,巩固提升环境风险防控

面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扎实做好信访调处、风险防控、项目准入等源头管控工作,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一是加强信访化解。保障12369环保热线、局长信箱、政府论坛在线交流等渠道畅通,继续实行环保局长大接访、带案下访、“三反馈”等信访工作制度,持续开展社会矛盾和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突出问题。截至目前,共受理各类环境信访355件,环境信访处理率、反馈率均达100%。二是强化风险防控。定期对化工、石化仓储和涉重行业进行环境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环境风险隐患。加强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管理,组织修编和编制了《仪征市大气重污染预警与应急预案》《仪征市备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完成40家企业应急预案备案和环境安全达标建设工作,督促52家重点企业累计开展环境应急演练68次。2018年未发生重大环境安全事件。三是严格项目准入。从严项目把关,落实环境保护和总量控制要求,积极开展“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环境管控制度编制,严禁新上“三高一低”项目。截至目前审批各类项目环评文件141份,其中报告表132份、报告书9份,完成重大项目审批2个;组织召开了5次项目审查会和会办推进会,对11个敏感项目开展审查。

(朱 萍 黄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