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8年04月23日

我市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牢固树立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理念,以“保持中高速、迈上新台阶”为基调,重点突出产业发展、项目推进、“两园”和城市建设等工作,全市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

A.经济运行趋平稳

从人代会指标完成情况看,对照人代会下达的10项指标,除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年度统计外,预计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城镇登记失业率等5个指标达到或超额完成目标要求。

从经济运行质效看,预计一季度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亿元,增长10%;其中税收收入9.83亿元,增长14%,税占比达87%,较去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趋于优化,1—2月,服务业投资增长58.9%,增幅高于扬州全市(4%)54.9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一季度,新增城镇就业215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87%,好于去年同期。

从扬州县(市、区)比较看,预计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5%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分别高于江都、宝应6.7、27.8个百分点。

B.工业经济亮点多

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增长。从预测数看,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开票销售、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6.4%、6%、9%、8.1%。从实绩数看,1—2月,实现工业开票销售127.2亿元,增长6.1%。

产业经济提质发展。服务业经济有支撑,预计一季度,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2亿元,增长7.5%;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增长35%;实现服务业税收7.83亿元,增长3.9%;服务业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亿元,增长35%,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增长84.4%、物业管理增长35.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增长23.9%。1—2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48亿元,其中,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03亿元,占总投资的75.3%,增幅达58.9%,高于去年全年31.9个百分点,位列扬州各县(市、区)首位。工业经济发展有亮点:一是区域工业经济增势良好,开发区和各相关镇工业开票销售均实现20%以上增长,其中,开发区增长78.2%、马集镇增长59.6%、大仪镇增长37.5%。二是双百培育效果显著,1—2月,拟进规模的51家企业合计完成开票销售1.6亿元,增长167%;拟过亿元的26家企业合计完成开票4.1亿元,增长36%。

发展后劲值得期待。一是两大工业园区开局较好,1—2月,汽车工业园与经济开发区合计实现工业开票销售78.48亿元,占市辖(不含化工园、仪化)61.7%,同比增长13.3%。开发区增势尤为明显,1—2月,开发区规模工业开票销售、入库税收分别增长67.9%、14.7%,同比分别提升107.7个、17.3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9.2%。二是实体经济发展有望复苏,从制造业贷款看,2月末,制造业本外币贷款余额65.2亿元,占贷款新增额的28.8%,同比增长13.1%,增速较去年同期和去年末分别提升13.4个、6.9个百分点。从贷款投向看,新增贷款主要投向景气度较高的汽车零部件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业。三是我市融入宁镇扬板块步伐加快,随着328国道快速化改造、宁仪扬城际轻轨线型及站点基本确定、北沿江高铁前期工作正式开展,众多过境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全面推进,为我市全面融入宁镇扬、承接南京产业转移增强了区位优势,我市经济未来高质量发展值得期待。

C.把握重点对策强

重点关注指标监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重点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加强分析监控和运行组织,强化责任分解和压力传递,针对薄弱环节和缺口指标,及时找准问题、弄清原因、精准发力。重点加强对年度经济增长点的跟踪监测,切实帮助企业开足马力、多产多销,全力释放增量因素,切实发挥拉动作用。尤其对下滑明显的企业,尽快找出风险点、止住出血点,建立一企一策帮扶体系,着力控制下滑态势,帮助度过难关,促进生产平稳运行;同时,认真梳理挖掘一批增势较好的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四上”企业培育力度,努力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重点推进项目建设。紧盯项目招引,提升经济发展能级。建立健全全市“8+10+X”招商工作体系,按照“精准招商、联动招商、招大引强”的思路,瞄准整车及零部件、现代物流、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织密招商网,提高准入门槛,确保全年新引进总投资2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8个以上,民资亿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进一步深化园镇合作,全年新注册园镇合作项目21个以上。认真做好“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相关工作,力争项目签约取得新的突破。紧盯重大项目建设,夯实经济发展后劲。始终将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第一抓手,推动资源向重大项目倾斜,重点对照省、扬州市重大项目库及扬州下达的年度“四新”目标任务,强化责任分解落实,推动产业牵头部门共担项目推进责任,排实排细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竣工的时间表和任务书,坚持和完善重大项目领导挂钩、驻点服务、定期会办等有效机制,定期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征地、拆迁、资金、审批等问题,力争国泰消防、依利安达技改、新驰汽车零部件等项目早日竣工投产,智能模块化建筑材料、同顺汽车零部件、富威尔扩建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确保尽早形成经济增量。

重点做好企业服务。坚持把服务企业作为稳增长工作的重要一环,认真贯彻落实扬州《关于持续优化发展环境 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研究出台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意见,深入了解掌握中小微企业生产情况,定期搜集、交办、督办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组织开展创业辅导、技能培训、“企二代”精修班等活动,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积极推动降成本、去杠杆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信贷投放力度,扎实开展银企洽谈、金融超市等融资活动,做大企业应急资金规模,努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加大低质低效土地和厂房盘活力度,全年力争盘活存量土地2700亩以上。加强企业人才建设,深入实施“凤来仪”人才引进、510人才培养等重点人才培养工程,切实为企业输送实用人才。

重点深化改革创新。结合国家、省重点改革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发展实际,重点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涉审中介机构改革等,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提升项目审批效能,激发发展活力。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盘活低效资产资源,有效化解过剩产能,积极培育新兴动能,着重抓好汽车产业的前延后伸和船舶产业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核心零部件、汽车后市场、海工装备、特种船舶等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持续推动传统产业、中小企业优胜劣汰、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不断提升战新产业占比。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认真编制现代物流业、曹山商贸物流区、枣林湾—月塘片区等发展规划,进一步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强区域产业协作,瞄准软件信息、生态旅游、商务商贸等产业,重点承接南京产业转移。

(宜 飞 徐昊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