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06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九版:专栏
2019年06月21日

浦东“扩长”的标尺:海塘

了解了浦东海岸线的变迁,了解了浦东海塘的建设,也就能够回答貌似深刻的问题:浦东从哪里来?浦东将向何处去?

 

 □谢国平

一次又一次与海争地

伴随着浦东渐渐成陆,这块土地上开始有了炊烟、民居和生产活动。但无论是早期的盐业,还是后来的种植业,或是民居村落,都会面对一个可怕的现实——台风、暴雨、海潮频频光顾。

为此,沿海先民不断地在海滩上修筑一道又一道海塘,开始了一次又一次与海争地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浦东的面积也不断地向东“扩长”。因此,不断向东迁移的海塘就成为浦东“扩长”的标尺。

海塘,是上海人的习惯说法,即将沿海, 沿长江、钱塘江口部分堤防称之为海塘, 黄浦江两岸及其支河堤防则称之为江堤。

上海地区最早的人工海塘见于《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盐官有捍海塘堤,长百二十四里,开元元年重筑”。可惜这段记录未说明海塘的起迄地点。而后,明正德《松江府志》也只是稍微详细地介绍了一点:“唐开元元年筑捍海塘,起杭州盐官,抵吴淞江,长一百五十里”。

记载的文献太少了,因此对于这条被称为古捍海塘的堤防,后人有诸多疑问,争议也颇多。不过,在学者的争论中有一点是肯定的,随着这片土地从水中浮出,先民就开始在这里定居繁衍。人口的增加,食物需求的增加,开荒种地就越来越多。因此,不断地修筑海塘,也就成为必要。

浦东地区最早的规模最大的围垦造田

到了宋代,包括浦东在内的华亭地区盐业经济发达,成为朝廷一大财源,但该地区多次受到海潮侵害,为保护下沙等盐场,于是又有了一条海防大堤,当地人称之为老护塘,又叫里护塘、内捍海塘、大护塘。

有意思的是,对于这条海塘的修筑时间和主持人,史家的说法也不一。

一种说法是由南宋乾道年间(公元1165-1173年),朝廷派太傅邱崈出任秀州知府,在吴淞口(今天的五号沟附近)主持修复海塘。另一种说法是在北宋皇祐四年至至和元年(公元1052—1054年),由华亭县令吴及筑塘。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满志敏教授最先发现吴及筑塘的事实,并对当时的海平面上升问题进行论证,认为南宋乾道年间邱崈所建筑的海塘在今金山境内,仅长47里。

按照1997年版的《上海水利志》记载:老护塘“亦称旧瀚(捍)海塘、护塘。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修筑外捍海塘以后,又称内捍海塘。绍熙《云间志》载:‘旧瀚海塘,西南抵海盐界,东北抵松江,长一百五十里’,由于始建年代缺载,后人长期存在争议。今已查明系北宋皇祐四年至至和元年(公元1052—1054年)吴及任华亭县令时所筑。”

《上海水利志》的依据是,郑獬《郧溪集》二十一卷所载《直昭文馆知桂州吴公墓志铭》:“知秀州华亭俱有能名,……在华亭缘海筑堤百余里,得美田万余顷,岁出谷数十万斛,民于今食其利。”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张修桂教授也做了这样的解释,“华亭自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设县,至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已经历整整300年,经济、人口已发展至相当规模,具备一定实力;吴及又是一个好官,能为民办实事,在海面上升、华亭地区遭受潮灾严重威胁的情况下,组织民间劳力创筑海堤,不但已属可能,而且完全必要。”张修桂还认为,吴及在任华亭县令期间,首次创筑包括浦东里护塘在内的第一条统一海塘,这在上海开发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意义十分重大。

因为这条海塘,包括浦东在内的上海地区“得美田万余顷,岁出谷数十万斛,民于今食其利”,这大约是历史上有记载的浦东的成陆过程。这条护塘是浦东乃至上海的一条重要海岸线。但引为遗憾的是,如此浩大而没有大型机械设备、仅靠人力完成的海防工程,留下的文字记载却如此之少。毕竟入宋后,中国史学、文学已经辉煌灿烂,且印刷业也很发达了。

同样,对于吴及本人,这位北宋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进士,一个好官,成就了上海地区自建县以来,第一条由县令主持修筑的大型捍海塘,记载也很少。

这到底是为什么?

《上海水利志》作了这样的解释:“由于这道海塘为民办,正史未予记载,因而在绍熙年间所编《云间志》中只记有一百五十里长的旧捍海塘一道,而未详何人何时所筑,后人多有误传。此塘即今所称‘老护塘’,遗址尚存,对上海地区早期的开发意义重大,吴及之功不可没。”

浦东的海岸线也不断地更新

随着老护塘的修筑,海岸线已位于原老宝山城和川沙、南汇县城,然后逐渐向西南转折至大团、奉城、柘林、金山卫一线。这条海塘形成的海岸线,表明了上海的版图基本形成,如两宋时代兴盛起来的袁浦、青村、下沙等盐场的主场地,都分布在老护塘内。

也因为这条海塘,一批集镇、村落繁荣起来,人口增加、物产丰富,形成了今天的如高桥、川沙、新场等古镇。

明代,由于从大海那边过来的倭寇不断入侵,老护塘又有了另一个功能——国防工事。开挖外壕,设立哨所,壕沟上有吊桥,官兵把守,平时百姓自由进出,如遇来犯之敌,则去吊桥据塘守,近可长矛抵御,远则飞箭大炮。

浦东不断地向东“扩长”,先民们几经筑塘——涨淤——筑塘,海岸线继续东进。

到了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老护塘外筑新塘,又称外捍海塘,俗称新护塘。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南汇县首任知县钦琏率众在外捍海塘基础上修筑了钦公塘,遏制了陆地的后退,并恢复了淤涨。而老护塘完成了历史重任,退居二线。

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海塘内外大片大片的滩涂上长满芦苇,为盐业生产提供了能源保障,盐民们也试着在滩涂上种植瓜、芋、麦、豆等。明代初袁凯有诗云:“西起吴江东海滩,茫茫沙涂皆沃土,当时此产不归官,尽养此地饥民户。”

清光绪十年(1884年)南汇知县王椿荫看到海塘外又长出一大片滩涂,甚为宽阔,就提议添筑一道新塘,迁民垦种,最后修成了一条高六尺的低塘。这条塘全长42公里,走向大体与钦公塘平行。人们称此塘为王公塘。又因此塘由乡绅彭以藩发起募捐集资修建,又称为彭公塘,这条塘标志着晚清时代浦东的海岸线所在。

从清光绪末到民国三十六年之间,钦公塘、王公塘,又有多段被海潮冲坍。清南汇知县李超琮、民国南汇县长袁希洛等,又先后在王公塘外修筑起李公塘、袁公塘等。但这几道塘与王公塘相距没有超过1公里,海岸线并无多大变化。

1949年7月,新成立的上海市人民政府以李公塘、袁公塘为基础修筑了人民塘。人民塘成为建国初期上海陆地海岸线。之后,不断淤涨出大片滩地,胜利塘、七九塘、八五塘、三排塘、九四塘、世纪塘和临港新城海塘等一一修建起来。

大多数历史地理学家认为,上海由海成陆的经过,很难按一个固定的公式去计算,只能将修筑海塘向外推进的过程,看作是海岸线变化的过程了。而我们从地图上也已看到,随着古捍海塘、老护塘、钦公塘、彭公塘、人民塘、胜利塘、七九塘等向东筑去,浦东的海岸线也不断地更新。

发展的内生动力

浦东不断“扩长”,由海交陆,其海岸线渐次向东延伸,浦东的开发也伴随着上海地区陆地不断向东扩的过程而进行。

从地图上看,随着海岸线延伸,浦东的版图也就越来越大了,而且扩大速度越来越快。曾有学者推算过这一过程:

从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重筑的古捍海塘址到加固于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的里护塘址,459年间,距16公里,平均每29年长一公里。

从南宋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的里护塘址到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钦公塘最早形成的位置,208年,间距3.5公里,平均60年长一公里。

从1380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的彭公塘址,525年,间距为8.5公里,平均约62年长一公里。

之后,浦东“长”的速度加快。

从1905年到1935年的袁公塘址,南北间距0.75公里,约40年长一公里,1935年到1958年,南北间距1.25公里,约20年长一公里,1958年到1985年,南北间距0.75公里,平均36年长一公里。

大片滩地不断淤长、延伸,海塘也一道道修筑起来,由于海塘附近地面较高,适宜居住,每条海塘边上出现了村落和集镇,人气逐渐兴旺。

如宋代老护塘附近有顾路、龚路、蔡路、川沙县城、六团、祝桥、盐仓、南汇县城、大团、四团、塘外、钱桥等,明清钦公塘附近有江镇、施湾、黄路等,彭公塘附近有老港、新港、果园等。

中国历史地理学界泰斗谭其骧先生认为:“海塘随着陆地的伸展一道道向外增筑,垦田的面积随着一天天扩大,终于到了十九世纪初,上海大陆上共建立了九个县治,上距天宝十载初设华亭县不过一千零五十年。”

到了近现代,不断修建的海塘也发生功能变化,比如,钦公塘因为王公塘等使用,渐渐失去海防功能,而被用来作为道路,供行人使用,之后海塘又有了旅游休闲观赏的功能。

1977年,随着浦东运河的开凿,千年老护塘仅剩的痕迹也终于消失殆尽,只有一些地名还时不时在提醒后人——历史老人在漫长的岁月中将沧海变成了桑田。

到1990年,上海陆地海塘达到了170.8公里,而从建国后至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上海围得土地101万亩。

海塘护卫了陆地的安宁,并推动沿海陆地的开发,而海岸线的延伸也就成为浦东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

对这一历史过程,浦东学者柴志光认为,“浦东地区是一个在不断壮大的区域,其海岸线的不断延伸,大量的滩涂成为良田,人口增多,物产丰富、税赋繁重,体现了这一区域的开发进程。”

这也是日后浦东开发开放,不断向东发展的内生动力。了解了浦东海岸线的变迁,也就能够回答貌似深刻的问题:浦东从哪里来?浦东将向何处去?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