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4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综合·副刊
2024年04月26日

始终关注的“路人”

■陈茂生

 

老同事、视频达人石老师发了一条最新作品:十几位当年工厂技校同学相约游玩郊野公园。一如既往地点赞后仍意犹未尽:当时工厂环境较为闭合,年龄相当的经历几乎相同。所以尽管不在同学之列,对各人情况仍略知二三;且与其中一些还很有些交情。故在我来看就是年逾花甲老同事分别几十载后的一次春天聚会,虽然“人生南北多歧路”许久不见了,但共同走过那一段则是很难抹去的共同记忆。

在旁人看来,视频里就是四月春风里的“人面桃花相映红”。不曾知道镜头前戴墨镜草帽、穿红色连衣裙;笑靥如花、舞姿翩跹的海派老阿姨,当年还是个裹着蓝布工作服的瘦弱姑娘。屏幕里那位举手投足谈笑风生,“老克勒”风度十足的上海老爷叔,当年则是三句话不顺就横眉立眼,脸相老气横秋且无处不长“逆鳞”的彪悍小伙。但与脑海中储存的印象再一比对,却依然是“江山好移本性难改”;哪怕分别数十年、各自经历千差万别;一笑一颦间的气质不变,尤其说话的腔调“一式似样”;哪怕是在顶顶闹猛南京路,一听这腔调也能把人认出来。

几十年前,说起“在国营工厂上班”,口气多少可以“拽拽滴”;其实也意味着环境艰苦“生活”繁重且单调。那时年轻气盛的我们满是初生牛犊的急躁不安,学不来厂里中老年职工的淡定从容,总想办法弄点“幺蛾子”的洋相,在无谓事情上消耗剩余的精力。譬如几乎都有个带着江湖气味的诨号“阿二”“老车”“金刚”并引以为豪;经常纠缠于某人说话态度“嘎老嘎”、生活做得“太浆糊”或怀疑你胡说八道“瞎撬边”,或得意洋洋地四处嚷嚷“认得人、路道粗”是啥事都摆得平的“一帖老膏药”;再则就是自以为得计地“暗搓搓”谋点私利;所以磕磕碰碰就不可避免。那时的生活空间远不如当下的宽松,不晓得只想“撸顺毛、听好话”不想出丑,只能活成一只井底之蛙,更不明白只有经历“丢人现眼”才会成熟得更快并有可能收获喝彩。如今回想起来,很多事似乎就发生在昨天,笑声、戏谑乃至争吵犹在耳边。

当然要感谢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企业体制改革,让人得以抽身而出寻找更适合的空间;而无须“死磕”终生。以往 “脚碰脚”的人生轨迹便划出了一个个不同弧度的曲线;更在分别几十年后能以久经历练的眼光从容打量过往的岁月。于是发现以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兄弟哥们,如今也是“边界”分明;亦懂得了迁就、知道了理解、学会了顾及,亦少了很多顾虑,也更珍惜当下;对随记忆泛起的一些不愉快往事则一笑而过。

一分钟的视频,几乎转瞬就结束;看到众人围桌举杯,聚会就要结束但肯定回味许久。

每逢午后,各家饭店宾馆门前都能看到一群群依依作别的老人,“开心”“保重”是重复次数最多的祝愿。每一次聚会可能不是最优的安排,但一定是开心的重逢;开启尘封的记忆,聊的都是往事;只要一番推心置腹,随后都会一拍大腿“原来是这样!”接着就感慨岁月如梭、白驹过隙、世态炎凉,最后如卸下重负般神清气爽;推杯换盏后挥手从滋去,转身后即便如“路人”也多了一点牵挂。不能说回忆是老年人仅有的“共情”,每次“想当年”后都能提升直面身边“一地鸡毛”的自信。

岁月荏苒,有些人有些事的记忆会逐渐模糊,但凡获知一点与之有关的亦喜亦忧消息,即刻满盘复活;又倾入许多关注。毕竟是:你我皆路人,相揖两依依;同走一段路,余生终关切。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