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和平街口述历史系列:
生活坚硬如铁,天亮就去卖豆腐

韦晓东,资深媒体人,创意策划《家乡书》。1983年,从新丰中学考上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用30多年的时间浸泡文字,以不变的诗情待人接物。1990年,所作《奥林匹克的符号系统与世界文化的新格局》一文入选北京亚运会科学大会。2010年,创办《上海世博会特刊》。多次参与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诗行天下》、2015年和2016年世界艾滋病日特别节目、2017年“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目策划和撰稿。由贺敬之先生题词的50万字专著《以笔为枪:重读抗战诗篇》2015年出版后,被各大媒体推荐为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优秀读物,被江苏省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评为2015苏版好书。

 

 

和平街拆迁、重建之际,新丰镇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员,细心地把乡亲们托付的老物件收纳起来,希望今后能够将这些浸透着每一个日子的情感记忆展陈出来。宋养富老人打铁的家伙什,也将与我们在未来的时光里相遇。

生活是一种锤炼,也是一种锻打。对于2.5华里的和平街来说,无论是傍晚时分铁匠铺飞溅的火花,还是拂晓之前豆腐坊飘飞的豆香,坚硬的滋味以及柔软的感觉就这样真实地交织在一起。平常里人们都说“世上三样苦,行船打铁磨豆腐”,而在乡亲们那里,纵然是万般苦,也是生活的一种滋养,磨苦为甜,顽强生长。

和平街口述历史项目沉下来触摸生活的根部,记录的是往日的记忆,品味的是人生的滋味。

 

 

慢功出细活   老铁匠今年90

访谈、整理人:朱明贵 郁剑晨 王晋芳 王 艳

 

宋养富老人近照

 

和平街160号,90岁老铁匠宋养富的家。在请教尊姓时,老人很风趣地回答:姓“宝木子”。见我们一脸的疑惑,坐在厨房门口摘菜的老奶奶偷着乐。“宝木子,一个宝盖头加个木子的木。”老人的声音大了起来,我们终于明白老人姓宋。

民国二十年(1931年),生于江苏泰州兴化的宋养富,跟随父母渡船来到大丰,过着飘摇不定的生活。碰到发大水,一家人就回到船上,最后落户于新丰镇和平街。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宋家开始打造农具,还曾经在大中、新丰、龙堤等乡镇开油坊。宋养富依稀记得,鬼子来扫荡的时候,附近的村民央求到铁匠铺,帮他们做小木船以逃战祸。

1949年,19岁的宋养富经人介绍认识了新团人、现在的宋卢氏奶奶。头一年宋卢氏就给宋家增添了一男丁,20年间,两人有了两儿五女。那时是吃上一顿就愁下一顿。现如今,七个儿女都已退休,大儿子今年也奔七旬,小幺(最小的女儿)也有五十多岁。

宋养富说,我二十几岁做铁匠,后来就到了一家农具厂上班。工作没多久,就是合作社,一张炉上四个镐,全靠他一人做,拿点生活费。这样一干就是32年,退休之后拿大集体职工退休的工资待遇。一旁的宋卢氏奶奶感慨地说:宋养富这辈子苦啊,从夜里就起来忙活这,忙活那,为了能多赚一分钱,为了能给七个孩子吃饱肚子。返聘一年后,宋养富回到家。没想到,还是闲不下来。有位客户急需一些农具,千方百计上门来。这一做又是近30年。

谈起往昔,宋养富说:和平街比镇上的十字路还热闹,有粮行、花行、开店铺的,还有拔火罐、摆地摊的,人来人往。不少启海人过来,他们要把棒头(玉米)籽到和平街上换成大米。那个时候,他还是一个小伙子,常到龙堤等地收菜籽,好回来榨油。谈起和平街的往事,老人特地提到:刚解放那阵,新丰镇好多人家吃不上米,还是政府联系到江西的大米运过来救急,只收取一角一分的成本价,连运输费都不够。

宋家后院有一个小二楼,是老人退休时盖起来的。上下靠梯子,老人爬起来,腿脚很是利索。前些年,子女们想弄个楼梯,方便老人上楼就寝,宋养富老人坚决不需要。访问中,我们在宋养富家里看到他二三十年前做的汤壶(暖壶)、菜刀、大勺、锄子、镰刀、大锹等生活用品与农具。老人拿起一个汤壶(暖壶)比划着说:要把这个做得精细、漂亮,工序很复杂,还要一锤一锤地敲打,消耗体力和时间非常的长。像这个壶把子,还有碗勺上把柄的地方是要焊的。但原来不曾有氧气,那怎么办?完全要靠心去揣摩,然后一点点地敲打,最后安装上去。

宋养富老人曾带过几个徒弟,但后来没几个能够留下来继续打铁这个行当。望着搬家前的屋子和一些杂七八拉的打铁工具,老人有点伤感:“农业机械化了,农具用得少了。像暖壶(汤壶)也被电热毯代替了,这些打铁的工具,搬家时就慢慢地处理,不想带走了。”

宋养富老人面慈目善,耳聪目明,满头黑色的头发里夹杂着些许银发,根本不像是九旬老人。老人祖籍盐城,后搬迁至兴化中堡,民国二十年发洪水逃荒落户到新丰。

虽然不再像从前那样依靠铁匠手艺维持生计、养家糊口,但常年打铁,习惯难改,老人还经常帮助邻居修补一些铁器。老人心灵手巧,镰刀、锄头、大锹、小锹等都会做,还会打制菜刀等多种多样的铁质物件。

宋养富说,他一辈子都没穿过好衣服。身上的衣服都会被火星烫成一个一个小洞,那个时候他们是四人一组。宋养富是司炉长,属技术活,通宵达旦的干活就是为了多拿点酬劳,因为打制一件只有一毛钱的酬劳,还得四个人分,司炉长比其他三人多分一点。

宋养富37岁时,碰到了一起锅炉爆炸事故,老人和其他三位工友都被炸伤,至今老人额头上缝针的疤痕清晰可见,当年去上海看病的病历和来回车票、挂号费单据依然保存完好。为了减轻单位的负担,老人虽是工伤但是看病的钱并没有到单位报销。老人笑着说因为他忠厚老实老天开了眼,让他躲过此劫,健康活到现在。

凭着一手好手艺,宋养富不仅养活一家九口人,还把七个子女都送进学校接受教育。说话间,老人从房间里找出自己年轻时做的不锈钢汤婆子(冬天捂手取暖),那情景就像捧着自己的孩子一样。老人慢慢打开汤婆子上面包裹的一层层布罩,激动地说:冬天孩子们给他买的电热毯都不用,还是自己做的小物件用着顺手。

 

搬起风箱,老铁匠毫不费力

 

宋养富和家人

 

 

要知豆腐香  块块皆辛苦

访谈、整理人:戴文华

 

王国华老人近照

 

王国华,今年66岁,家住新丰镇和平街42-2号,老伴徐兰香,今年65岁,家里共5口人。儿子在荷兰花海工作,儿媳在花海郁金香会所上班,孙子在上大学。王国华一家是豆制品生产专业户,有20多年生产历史,主要产品有老式手工小磨豆腐、卜页、茶干。

“我家的住房是从浦家买来的百年老宅,杉木梁柱结构,堂屋顶南北两侧有镂空雕刻,古色古香。屋面原是小瓦、望砖,后修建盖琉璃瓦。住宅与豆腐作坊分开,作坊和仓库在路两侧,路北是仓库,路南是作坊。老伴每天清晨5点上街卖豆腐,中午12点左右回家。”徐兰香老人说道。

“30多年前,我在盐城便仓学做小磨豆腐。俗话说,世上有三苦,行船、打铁、做豆腐。长年累月做豆腐,苦啊!要知豆腐香,块块皆辛苦。你看,我的背都驼了。每天,中午12点左右我从市场卖完豆腐回家,吃过中饭睡一会儿,就起床忙碌起来,拣黄豆,清洗用具,打扫卫生;晚上6点泡黄豆,每晚泡100多斤,晚上7点多钟睡觉,深夜12点起床做豆腐、卜页、茶干,老伴做‘下手把子’。”王国华老人笑着说道。

做传统小磨豆腐工序较为复杂,先把黄豆洗净,放入水中,浸泡7个小时左右,捞出再加一定比例的水,磨成生豆浆。接着用特制的布袋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收好袋口,用力挤压,将豆浆榨出布袋。一般榨浆可以榨两次,在榨完第一次后将袋口打开,放入清水,收好袋口后再榨一次。

生豆浆榨好后,放入锅内煮沸,边煮边撇去上面浮着的泡沫。煮的温度保持在90~110℃之间,并且需要注意煮的时间。煮好的豆浆需要进行点卤以凝固,盐卤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镁。先将焙烧好的适量盐卤,倒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并用勺子轻轻搅匀。不久之后,豆浆就会凝结成豆腐花,在豆腐花凝结后约15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制方格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木板,压10~20分钟,即成小磨豆腐。

若要制豆腐干,则须将豆腐花舀进木托盆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在板上堆上石头。压尽水分,即成豆腐干。做成的小磨豆腐、茶干、卜页香嫩可口、营养丰富,每逢节假日,供不应求。

 

豆腐坊

 

用来给豆腐定型的工具

 

编辑的话:该文经微信平台等推送后,引起受众广泛关注。现摘登网友“平凡”的留言,以飨读者。

 

“平凡”:

铁和豆腐,一硬一软。可以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存在!而打铁和磨豆腐则同样是耗精力、费脑神的功夫活计。

小时候我们挑猪草、挖田时只是本能地拿起精巧的钩刀小锹等工具,但根本不晓得去思索着这工具的来处;小时候我们拿着黄豆去兑换豆腐卜页,也不晓得去寻思这豆腐卜页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只晓得吃得香、高兴。

宋养富和王国华是我们农村手艺中的典型代表,他们不仅是以手艺养活自家人,更是为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提高生活质量起到推动作用!

今天读了这篇手记,才晓我们小时候用的那些铁制工具是怎么经过千锤百炼打造出来的;才晓得我们吃的豆腐是怎么经过熬夜辛苦制作岀来的。

向老一辈手艺人致敬!

 

 

联合采集单位

江苏省口述历史研究会

南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中心

大丰区融媒体中心

新丰镇人民政府

 

和平街口述历史与影像记录参与人员名单

总策划  韦晓东       总协调  郭治中

 

影像拍摄

解楼霞 李亚芳 陈蔡明

许 昕 杨国萍 刘 逊

徐 萍 李文峰 史永丽

 

史料采集

李晓娟 赵志芳 朱明贵 戴文华

陈小钧 方贵平 郁剑晨 王晋芳

俞红军 王 艳 陈庆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