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一站式”服务让群众畅享便利

本报记者 韦蔚

9月9日,记者在区行政审批局三楼办事大厅综合受理A区看到,不少市民正在办理业务。记者了解到,该区共设窗口20个,集中受理企业登记、养老机构设立许可、人防工程平时使用(开发利用)审批等65个行政许可事项。刚办好业务的市民张成元满意地告诉记者:“以前办事情要跑很多单位,现在我们只要按需取号,到对应窗口提交材料就可以了,一个窗口就能把事办完,大大节省了时间。”

行政审批工作事关发展环境和群众切身利益。作为国家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地区,我区不断创新机制、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高质量的营商和便民环境。我区将全区与市场准入、建设项目审批、重大民生工程相关的60多个事项划转至区行政审批局,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和在“3550”链条上的事项全部“集中审批”,出台投资建设项目联合预审实施办法,制订开办企业套餐式审批服务实施办法,一类事项一个套餐,只需企业提供一套资料,便可同步办理多项手续。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思维,借助大数据平台,基本建成全区政务服务“一张网”,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

“我年纪大了,出门办事很不方便。现在好了,只要到我们村的便民服务中心来,领取低保、养老金等事情,在这儿都能办成。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也特别好,做事情很麻利。”大中街道恒北村村民李红芳高兴地说,很多实实在在的便民服务,让村民都形成了有事找服务站的习惯。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区210个建制村中,大部分村的便民服务站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村便民服务站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基本做到了“三固定、四统一”,即人员固定、联系电话固定、代理地点固定;统一了标牌、统一了设备、统一了制度、统一了公示栏。每个便民服务中心基本都有合作医疗、民政救助、计划生育等10多个部门进驻,实行“一门受理、窗口办理、统一收费、限时办结”的“一站式”运行模式,村民不出村就能把事情办好,打通了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我区建立三级代办服务体系,全区各便民服务中心均配有项目服务代理员,与区行政服务中心联系,为群众帮办代办。区级成立项目审批代办服务中心,专门招录5名项目代办员,挂钩全区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实现事项100%全程免费代办。在镇、园区、村聘请300多名项目代理员,保证每个镇不少于3名、村不少于1名。财政安排专项经费用于项目代理员的考核,区行政审批局负责每月一次的集中业务辅导、不定期的现场指导、每年的定期考评。代理员依托镇、村便民服务中心(站)开展工作,既代办重大项目,也代办如老年优抚证等便民事项,保证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