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4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六版:读书
2024年04月26日

真情是人间最好的滋味

——读王干的《人间食单》

   本文字数:1373

□ 平友健

 

近日,把王干老师的《人间食单》过了一遍,这本书是我去年参加“里下河美食文化”有奖征文大赛获奖附赠的一本书。当时王干老师是颁奖嘉宾,我在现场还请他签了名。书拿回家后,没有空看,随手翻了两页,就放到了一边。

后来,小城举办了“里下河文学研学营”,我参加了开营仪式,有幸在场听了王干老师讲授的一节课,课的题目叫《写作的化学反应》,高中同学仲培当时也在场,下课后,仲培请王干老师与他合了个影,我也沾光跟王干老师合了个影。我平常怕求人,对于请作家合影的事,虽心里向而往之,实际上却不太敢行动,骨子里怕拒绝,我总认为名作家一般都是才高气盛,为人会有点狷狂,但王干老师自然随和,合影时有足够的耐心。听仲培说,王干老师曾在扬州师范学院就读过,他跟我们中学时的廖老师是同学。

王干老师是作家、评论家、小说月报的执行主编,他也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高邮和兴化是相邻的两个县,它们同属于里下河地区,汪曾祺先生是高邮人,王干老师是兴化人,曾经在高邮工作生活过。在二十几岁时,王干老师就开始与汪曾祺先生交往,他们彼此亦师亦友。

在汪曾祺先生的文字中常看到写吃写食。比如,故乡的小吃:高邮的咸鸭蛋、咸菜茨菰汤、炒米焦屑、虎头鲨等,四方的美食:昆明的牛肉、湖南的腊肉、南京的臭豆腐干等,还有萝卜豆腐之类的,汪曾祺先生写的多是寻常百姓之菜,是人间烟火,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素朴中带着温暖,有着不一般的风味。

王干老师的这本《人间食单》,大体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故乡的滋味:米饭饼、烂藕、扁豆烧芋头、螺蛳等;第二部分写的是他乡的美食:土笋冻、臭豆腐干、胡公饼、过桥米线等;第三部分写的是人生食态:和谁吃,在那儿吃,吃什么,怎么吃等。王干老师这些写美食的文字,有师从汪曾祺先生的影子,在写美食之味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感情,比如写《烂藕》的那段,最后一句,“吹唢呐的卖藕人,是个哑巴”,看似随意的一句,道出了哑巴谋生的艰辛,还有他对底层民众生存不易的同情;也有王干老师自己的拓展思考,特别在书中第三部分人生食态中有更多的显现,这不仅仅停留在吃的表面上,更是透过吃看社会,悟人生,是对吃的社会性的进一步思考。

书中那篇脂油菜饭,我自己是深有体会的。小时候,粮食不足,瓜菜常抵半年粮,在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之前,一般人家的家庭成员,想吃饱饭都是一种奢望。我儿时吃过一回脂油菜饭,小学附近有户人家,女主人矮矮胖胖的,人称矮妈妈,矮妈妈有次煮了菜饭,送了一碗给我,米是糯米,菜是麻菜,还挖一勺脂油,压到饭里,当时吃到嘴里,那个香啊,真是形容不出,浅浅的一碗饭,最后是吃得光光,碗都差不多要舔亮了。

“民以食为天”,老百姓每天都要解决吃的问题,只有肚子填饱了,一切才可能开始;我们这儿农村有句俗语,“吃是真功,穿是威风,赌钱是两碰,嫖婆娘是白送”,在吃、穿、娱乐和爱情中,只有吃是真功夫。简单朴素的生活中,人们把粗糙的食材弄成精致的菜肴,体验的是一种烟火的温馨;丰衣足食后,人们对完美味觉的寻找,反映的是一种美好生活品味的追求。

王干老师的这本《人间食单》,讲述的是百姓的滋味,流露的是质朴的感情。小说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取胜,散文以层次丰富的情感动人,随笔以深刻精辟的观点见称。王干老师的这本《人间食单》,既有随笔式的思考,更有散文式的真情。他的文字清新,风格恬淡,骨子里还有文化人的通达与平和。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