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4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楚水周刊
2024年04月19日

水滨俎豆庙千秋

   本文字数:4257

□文/潘子润

 

在“兴文教化”的兴化,祭祀在古代官方记载里亦被视为头等大事。

兴化历史上亦有一组完备的庙祠建筑群,建制齐全,类别丰富;可以说,了解兴化的庙祠建筑,也就理清了兴化历史上的思想秩序规范和文教发展情况。

兴化的庙祠建筑并非短期内一口气建成,而是循着兴化城市规模、文化发展情况而逐步完备、扩展,最终成型的庙祠建筑分布于旧城内外,于城内显眼位置立文庙、城隍,市井密集区立各先贤专祠,临水处有龙王庙、四大王庙等,城外四厢官、民庙祠杂处,四郊则有四坛以供郊祀。

一、 文明之晖

山子庙 在唐以前,兴化地区还未有明确的建制记载,但兴化之文明史源远流长,已发现的草堰港、影山头、蒋庄、东古和南荡遗址等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产,都将兴化的文明史延长至数千年前。

而在历史的记载上,有“楚水”之称的兴化,文化记忆从楚国令尹昭阳开始。

楚怀王六年(前323),昭阳率大军伐魏,取得襄陵之役的巨大胜利,战后论功行赏,昭阳得到包括今兴化的古勃海之地为食邑,又在陈轸“画蛇添足”的劝说下,昭阳放弃权力争夺,安心定居在封地,促进当时兴化地区的开发建设,而“有惠政”被视为兴化的人文初祖。

对先人的祭祀是对其功德的纪念,兴化从未忘记来到此的昭阳大将军,县城昭阳镇即以其命名,他去世后所葬的阳山,也立起了一座山子庙。

昭阳墓葬处名为阳山,古时是在兴化西边去城三四里,隐约隆起的高阜,兴化无山,阳山实际就是昭阳墓的封土,当日将沉时,血色的余晖投在了阳山巨大的封土上,在一片染红的水域中,其隐约的轮廓更显肃穆庄严,这景象正是昭阳十二景之一的“阳山夕照”。

“山子庙”为前后两进庙宇,古人重祭祀,生前身后场所都备受重视,故该庙实为墓祠性质。前后两进,前殿供奉昭阳部将,后殿内供着身着战袍、威风凛凛的昭阳将军像,墓冢则在殿宇西北侧。

屈子祠 早在唐代,还未设县的兴化已在水边建“三闾大夫祠”纪念这位爱国诗人,将庙前城南之水命名为沧浪河。

到清道光十五年(1835),因三闾大夫庙年久失修,就将屈原像迁入拱极台上的景贤祠,将之和昭阳、范仲淹等有功于兴化的名宦并祭,道光三十年(1850)又将其像迁入文昌阁,同治九年(1870)重修拱极台,又将景贤祠改建为屈子祠。

竞渡庙 城外,兴化城内东大街成家大司马府西侧原有竞渡庙,竞渡即为端午赛龙舟,该庙亦是乡人纪念屈原之处,明万历年间改建为韩公祠。

关于昭阳的真实性,先人虽偶有微词,但兴化各部县志都以正史为之记载。昭阳率三姓子弟驻入封邑,封邑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三闾大夫屈原的辖区,因而在兴化文庙的名宦祠中赫然供有昭阳和屈原的牌位。

二、 文正遗泽

五代杨吴时期,兴化立县,但人文兴起,当由文正公范仲淹任兴化知县时兴建学宫开始。

文庙 文庙即学宫,为祭祀孔子之殿堂和官方学校合一之处,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应用于城市建设的代表性构筑,也是一邑文教的最高级别象征。

范仲淹正是中国文庙制度建设中的代表性人物,他来到兴化县做一个小小知县时,兴建官学和发展文教已是他所重视的大事。

兴化文庙作为官方学校,春秋二季须举行释奠礼以敬先师,这是一项古老的礼仪制度。

兴化文庙除了供奉孔子及其弟子、各代名儒大贤,还附建有文昌祠,其东南城墙上立有魁星阁(一层祀文昌,故又名文昌阁),文昌、魁星均是祈求科举出好成绩的神仙,而兴化文庙历史上的职能正是官方学校,培养出的学子目标都是要参加科举取士以登入朝堂,对文昌、魁星二神的奉祀自是不可懈怠。

兴化对文风的崇敬还不止体现在文庙,在文正书院亦有魁星阁,城内曾建有文昌祠,全城唯一的古塔亦是立于东门外的文峰塔;兴化的祈文庙宇或建筑的位置多选定于东南方,不是在城市的东南便是在文庙、书院的东南,这是由于东南对应巽位,乃文曲星所在方位。

范公祠 最早兴办学宫的范仲淹无疑对兴化的“兴文教化”有着突出贡献,成了继昭阳、屈原之后又一位得到隆重纪念的先贤,早在天圣六年(1028)就已在景德禅寺内建有范公生祠,这是全国建立最早的范公纪念祠宇;南宋陈垓兴修文庙时又在其东专门辟有范公祠,这是兴化城区第一座崇祀范公的建筑,景定年间将之移为独立建制;明正德年间(1506-1521)、嘉靖七年(1528)又先后迁至开元观东五显祠旧址和长安桥下佑圣观旧址,范公祠遂从城南移至城市中心,离县衙不远,更突出了其对各代官员的激励作用;此后多有修缮,康熙年间又在范公祠后院设景范书院。

三、文礼重祀

经历范仲淹、陈垓两代贤令的兴学,两宋时的兴化已初具文化名城的雏形,可惜经历元末的战乱灾荒,兴化城已成一片废墟,学宫亦毁,仅范公祠尚存残屋。

明洪武年间,徐士诚就任兴化县令,他上任时大力重建和恢复生产,“集流亡,辟田地,建官署,迁学宫”,兴化城逐渐复苏。徐士诚在兴化城的重建、兴创中,再次确立了兴化古城的空间格局,加强了官祭系统的建设。兴化的城隍庙和诸坛正是徐士诚重建兴化城时所创制。

城隍庙 城隍庙供奉的是城隍神。最初的城隍庙出现于南方,南北朝时芜湖、庐江等地已出现城隍庙,一开始的影响还只限于民间,后来随着道教的兴盛,宋朝开始敕封城隍神,但最巅峰的时期,还是徐士诚重建兴化城时的明朝初年。

兴化城隍庙位于县衙的西南边,阴司在阳司的下首。根据成书于元代的《郭天锡日记》记载,至少在至大元年(1306)以前,兴化就有城隍庙,后毁于元末兵燹。洪武二年(1369),兴化知县徐士诚再建,后世屡次扩建、修复,最终形成大门、仪门(戏楼)、大殿、后寝四进建筑群,大殿前东西二廊为廿四司和十殿阎罗,其布局和县衙之制略同;嘉靖三十一年(1552)又在正殿前加建一屋,以卷棚镶接为一体,使其格外深邃而庄严。正屋前加卷棚的形制,也常见于地方衙署大堂的建制中,可见城隍与阳间衙署之间的关联。

洪武二年(1369)正月,明太祖朱元璋亲自下诏敕封京师及天下城隍神,并对应现实中的统治秩序制定了严格的等级区分。城隍的爵位直接对应其所属的城市行政级别,就明朝而言最高一级为都城,其下则为府、州、县,它们的城隍神也分别对应四等爵位。京都(南京)及开封、临壕、滁州等府的城隍为“王”,其余各府城隍为“公”,州为“侯”,县为“伯”,形成一个鬼神治人的网络。兴化城隍庙落成后,按秩应封兴化城隍为“伯”,徐士诚借兴化城隍灵验,协助阳官判案神明为名,请求加封,结果奉旨封为“灵应侯”,与州级相同,并赐秩为正三品。后到清代光绪十年(公元1884),知县刘德澍又以大旱祷雨,城隍两次应验,详申大府,上奏朝廷,光绪赐号“显佑”,便又称“显佑侯”。

四方祭坛 除了城隍庙,徐士诚这次重建兴化城还建立了四方祭坛,以祭各自然神灵,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四方祭坛主要体现的是以农为本的生产秩序。

徐士诚兴建的祭坛均依朝廷定制,有西城外阳山里的山川社稷坛、南城外沧浪里的风云雷雨坛和司徒里的厉坛。山川社稷坛祭土神、谷神,为祈大地康宁;风云雷雨坛祭风云雷雨之神,以求风调雨顺,都为祈愿维持稳定的生产秩序。厉坛则是祭各种无祀鬼神。

先农坛 清雍正年间又在南郊八里建成了先农坛,祭祀神农,并设有藉田,这亦是由朝廷自上而下的一种礼制,每年立春日皇帝还要亲行藉田礼于京城先农坛,以祈当年五谷丰登。兴化地方官则于衙前鞭打五彩泥牛,并至藉田扶犁以劝农耕。

兴化诸坛的建筑暂未找到详细记载,但作为官方制度所规定的祭祀内容,其建筑也须符合一定的规范,从其他地方的案例看,兴化的山川社稷、风云雷雨二坛应都是四方的单层祭坛,四面圈有方形的围墙,社稷坛则为供奉神农的祭殿和举办仪式的藉田。

四、文武经纬

兴化城的祭祀“重文轻武”,文庙在宋时已建立,但专门的武庙长期未有,一直是“自古昭阳好避兵”,地处里下河腹地兵家不争的兴化习惯了安宁,但到明中期嘉靖年间,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大危机,兴化的城池和官方庙祠又产生一轮变化。

关帝庙 嘉靖三十七年(1558),倭寇模侵略沿海地区,兴化亦东濒大海,面临疯狂烧杀抢掠的倭寇威胁,时任兴化知县的胡顺华率领全城军民坚守兴化,关帝作为武圣被视为武的化身,但当时兴化城内未有专门的武庙,仅在开元观东的华光五帝祠的护法伽蓝殿供有关帝像,于是士民们“各陈牲酒诣王,崩角稽首”,以求关帝庇护。

有赖于胡顺华这位干吏的认真备战和全力迎战,在周邻州县遭到倭寇劫掠时,兴化城却固若金汤保全了下来,胡知县又大规模重筑城池。太平之后,新任知县程鸣伊顺应民意,将华光五帝祠改建成了专祀关帝的关帝庙,即武庙,落成之时是嘉靖三十九年(1560)。

关帝庙正对武安街,前后有牌坊、辕门戏台、大殿和后寝殿,大殿内塑威风八面的关帝,和孔子一样享受春秋官祭和“乐用六成,舞八佾”的帝王待遇,正殿两侧配祀“四山”忠臣,即文文山(天祥)、谢叠山(枋得)、陆象山(秀夫)和杨椒山(继盛),东西两庑供历代忠勇武将。后宫后又增设武帝祠,祭祀诸葛亮,以纪念这位世人眼里“智”的化身。

关帝既是武神也是财神,但兴化关帝庙的兴起,主要强调的是其“武的化身”。当然,化作为县城也驻有一定的军队,宋元以前无考,明初则在兴化设有千户所,满额定为正千户四员、副千户九员、百户十一员等官兵一千余人,嘉靖三十四年(1555)为防御倭寇,就特准兴化设乡兵300名,次年又添精兵500名,最终士兵满额达到1410人。清代撤卫所改营,但仍保持一定数量的驻军,分为东、中、西三营来驻守,原先的华光五帝祠即明中期的关帝庙即为中营驻所,门前旧称“营头”,南去古街便以“武安”名之,西门外操练军队的大小教场以及东营、西营等地名便是兴化古代军制的痕迹。

旗纛庙 在兴化千户所里还有旗纛庙,旗纛即装饰羽毛立于军队的大旗,军队出征前要将其取出祭祀以鼓舞士气,回师后则要将其供奉于旗纛庙中。据《明会典》记载:“凡各处守御官,俱于公廨后筑台,立旗纛庙,设军牙六旗纛神位。春祭用惊蛰日,秋祭用霜降日……若出师,则取旗纛以祭;班师则仍置于庙。”旗纛庙的地位可见一斑,而兴化的旗纛庙后改成了小关帝庙,北城门内亦有一座关帝庙,和大关帝庙都是借助武圣的光辉来鼓舞士气,从而激励军民保卫家园、庇护一方安宁。

岳飞庙 即清代康熙年间建成的“岳鄂王庙”。位于马桥以西淘沙巷头,三进两院坐北朝南,前临大街。第一进为三间祠门,隔街对门为照壁。正门外男左女右立有秦桧和王氏的跪缚石像。第二进为三间享堂,正中供奉着岳鄂王的牌位,西山墙上嵌有《重修岳王庙碑记》。第三进为正殿,内壁神坛上塑以威风凛凛的岳飞神像,两侧为岳云、张宪等将士像。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岳飞诞辰,人们都前往岳王庙焚香拜瞻岳王,唾骂秦桧,啖嚼“油炸桧”(油条),是为“岳王香会”。

建炎四年(1130)岳飞任通泰镇抚使知泰州兼镇兴化时,兴化正是他负责防务的区域,曾驻军于旗杆荡。城北乌巾荡的得名,相传就是因为这里是岳飞以劲弓利箭击落金将金兀术头上乌巾之所在。

(上)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