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3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六版:专版
2024年03月29日

清明时节念祭祖

   本文字数:1231

□ 倪高扬

 

元宵节一过,长辈们便开始筹划清明祭祖的一些事儿。大伙儿对祭祖尤为重视,在外面打拼的人,哪怕春节不回来,清明祭祖却不会轻易缺席的。

曾听长辈们说过我们倪氏九世六房以前祭祖的事。我们六房的老祖原来葬在离我们村十几里的平旺那儿,起初都是赶到那儿祭祖。后来谋划另起炉灶,在本村自主祭祖的头一年,觉得不是个滋味——祭祖祭祖,祖坟却在平旺,到了第二年祭祖前的一个深夜,几个身强力壮的男子去平旺将祖坟“偷”了回来。从此,我们六房便名正言顺地自主祭祖了。

十几年前,参加祭祖的均为十六岁以上男性,此举无疑有重男轻女之嫌,但事实上让嫁出去的女性回来祭祖也是不现实的。时代在进步,大家“男女都一样”的观念也逐渐形成,不知从哪年起,不仅成年男女全部闪亮登场,连小孩都跻身其中了。每年吃祖规模由三四桌发展到十桌以上。宴席上,敬酒者你来我往,长者为尊,有礼有节,恭恭敬敬。

以前祭祖,填坟是大事。填坟时,所有男性应到尽到。罱泥的、拿船的、除草的、修坟的、挖坟茔头、往坟茔上浇河泥的等,能者多劳,热火朝天。半天工夫,整个荒坟旧貌换新颜。后来,所有坟墓都用混凝土覆盖一层,一劳永逸,罱泥、挖土填坟的事儿成为历史。

我们的长辈开明而有远见,于1993年,响应政府节约用地之号召,首开先河新建祠堂,从此,逝者骨灰盒统一存放到祠堂。2017年,大家觉得祠堂破旧了,不合时宜有失体面,于是决定重建。 “高”字辈率先出资,人均超万元;凤字辈不甘示弱,每人3000元;“山”字辈奉献5000元……新建祠堂古色古香,宽敞大气,黑漆铸铁栏杆围成独门独院,院里花草斗艳,郁郁葱葱,整个建筑融现代文明与古典文化为一炉。大门石刻楹联:“尊长敬辈忠孝有声天地老,光宗耀祖厚德无言子孙贤”,诚如其碑文所言,“亦愿亦勉之”。北墙“慎终追远 常怀仁孝”八个巨幅金字熠熠生辉,引人注目。

我们六房每年名副其实的祭祖形式,实行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先是各户族分散行动,到祠堂和墓地祭扫;祭祖当日,由承办祭祖的几户代表整个六房前往行总礼。

我们那儿之所以常把“祭祖”说成“吃祖”,也许正因为如今祭祖的重头戏真的放在“吃”上了。我们的吃祖费用一直是AA制,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提高,具体形式也有所变化。开始是挨家挨户起(意:筹)油、起米,买些肉、鱼、豆腐、百页之类,后来按人头出钱,超支部分由承办的几户贴补,再后来,改为分组轮流“坐庄”,不再像以前小气呵呵地一个一个地收钱了。近几年,“坐庄”的图省事,直接做“甩手掌柜”,菜肴制作让“家宴”一揽子承包,虽然多花几个钱,但大家伙儿可以一起吃现成的,氛围格外热闹。“六十岁吃白大”是我们一贯的尊老政策,可考虑到当今人口老龄化,总是让年轻人操办,负担未免重了点,因此有人提出,再给六十岁以上的高字辈一次“坐庄”的“机会”,结果个个举双手赞成。

祭祖是一种民俗,是族人聚集交流、缅怀祖先、联络感情的一种形式。我们六房没有族长,遇事大家坐下来“众议”,一旦形成决定,人人积极响应。

又快到清明了,很荣幸,我是今年“后补”承办祭祖的老人之一。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