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2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兴化中医
2020年02月27日

“十四名医”蒋宝素 行医沙沟十四年

   本文字数:1008

■/朱杰

与赵小湖同为“淮扬九仙”的丹徒人蒋宝素曾在兴化居住、行医、授徒、著书14年之久,结下了一段“医缘”。蒋宝素(1794-1873),字问斋,号帝书。“问”源自《素问》,帝书即黄帝之说,宝素,即以《素问》为宝。《光绪丹徒县志》卷三十四《蒋宝素传》中载:“七岁丧母,恃祖母杨氏爱,恣意嬉,父椿田以世医传其家,顾不取非分之财,家无储粟。忽病风欲死,炊烟几断。宝素时年十七,翻然省悟,自悔失学。侍父病痊,乃取《素问》《灵枢》、越人、仲景诸书昼夜读之。”曾师事潘曙东,复从谏壁王九峰(王九峰之孙王硕如为兴化魏荫塘弟子)学,王九峰为清乾隆时御医,曾授太医院院监,诊务繁忙,于中堂设座,旁坐四弟子,每诊一病者,由弟子书方,口讲指画,应接不暇,蒋宝素尽得其传。蒋宝素著作之宏富,学识之渊博,冠绝一时,是清道咸年间一位卓越医学家。其生平代表作,以《医略》与《问斋医案》两书最为著名。蒋宝素曾于咸丰癸丑(1853)因避乱迁居兴化沙沟镇,盖选择僻处定居,有安全感又便于著书立说也。其《伤寒表》《证治主解》《医林约法三章》等, 皆成书于兴化。蒋宝素于同治丁卯(1867) 又迁居江都仙女镇,后世评为“清朝十四名医”。

蒋宝素在兴化的这个时期恰与《理瀹骈文》的作者吴师机的生活轨迹几乎一样,祖籍钱塘的吴师机(1806-1886)也是在1853年同一年,为避战乱移居泰州东北乡俞家垛(今姜堰区俞垛镇,西和江都吴堡交界,北和兴化周庄毗邻)约12年,同治四年(1865)至扬州。在俞垛期间,他的外治实践最多,并于离开俞垛之前,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外治疗法的专著《理瀹骈文》。在《江苏历代医人志》中,吴尚先列为泰县(今改名为姜堰)医人,依此,蒋宝素可列为兴化医人。这并非掠人之美,而是尊重史实,是对前贤最好的怀念。学者赵辉贤在为《理瀹骈文注释本》作序时,曾详细叙述当时的情境: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占南京、扬州之后,吴师机与弟弟吴官业带着母亲搬迁至俞家垛居住。从这时起,他开始自制膏药给人治病。当时苏北里下河地区(包括今泰州市、兴化、高邮、姜堰、江都、宝应),方圆数百里,附近村庄一千五百多个,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由于长年居住于湫隘卑湿之地,疾疫流行,苦不堪言。当地农民有沤田的习惯,每年春天一到,就涉水田进行耕种栽插,患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的很多。再加之血吸虫病流行,得鼓胀病的人亦复不少。吴师机膏药治病廉、便、验,受到了欢迎。这也是至今兴化百姓仍笃信敷贴疗法的原因,兴化市中医院儿科一直设有外治室、开展三伏贴等外治疗法。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