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4月24日

鱼渔双授 美美与共

——省级第九批特色田园乡村冯庄村蝶变记

本报记者 黄文婧 陈慧 陈书华 杨晓燕

本文字数:1386

 

一排排错落有致的院落,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村道,一株株生长繁盛的花草……这里四面环水、阡陌纵横,虽面积不大、人口不多,却是以省级第九批特色田园乡村远近闻名的冯庄村。

冯庄村位于溱潼古镇南郊,以渔耕产业为主,生态本底优良,是典型的里下河村庄。在冯庄村,经常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村民悠闲地坐在家门前拉家常,不时开怀大笑;有的老人在下棋,悠闲自在。沿着滨河长廊可见水清岸绿、鱼翔浅底。

“过去这儿都是闲置土地,杂草丛生,现在即将竣工体育河边长廊项目,有花有草,有健身器材,既能赏景又能健身,真是太好了!”说起该项目,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特色田园乡村美在颜值、美在气质,更要美在百姓心里。”该村党总支书记吴亚东说,他们花费一年的努力,建成体育河边长廊项目,为的是打造百姓的幸福港湾。

因地制宜,助推特色产业美。乡村美不美,关键在环境;乡村强不强,关键在“头羊”。跟着吴亚东的步伐,记者来到门头上赫然写着“溱湖湾冯庄鱼寨”的渔业产业园。

“你很难想象,如今发展繁荣的渔业产业园在几年前是我们村里的治理矛盾点。”吴亚东感慨地说,由于冯庄村地势低矮,外加交通不便,村里水面资源丰富,但利用率十分低下。为此,村两委班子邀请专家学者于2019年高起点设计规划面积3000亩的现代渔业产业园,精细化规划打造各区域。其中,蟹塘标准化改造1900亩,鱼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100亩,稻田综合养殖1300亩,养殖品种以溱湖簖蟹、龙虾、四大家鱼为主。

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全村有100多家水产养殖户和销售户。为了大力发展水产业,村集体牵头成立簖蟹冯庄农业旅游公司,整合所有资源,变“散而多”为“大而精”,实施“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簖邂冯庄农业旅游有限公司+种养大户”的发展模式,养殖户和销售户以资产、资金、技术等方式入股。该村配套建成溱湖簖蟹批发市场,组建里下河农副产品产业化联合体,本村村民、周边商户纷纷入驻,吸引上海、苏州等地客户慕名而来批购水产品,现在每年销售额达到6000万元。

“我看您刚刚正忙呢!”“是的,我刚看了整个塘口的水草长势。”在产业园稻田综合养殖基地,负责人吴小林正在整理水草。“我承包了300亩,总产值120万到150万元。”目前基地所有工作人员都是本村村民,如今家门口的水面成了流金淌银的“聚宝盆”。

特色产业,激活发展新模式。在做足水产养殖文章的同时,该村依托里下河地区自然生态禀赋和特色人文条件等优势,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以渔业为载体,围绕“渔耕水韵·簖邂冯庄”主题,延伸拓展至渔业观光、科普体验、特色餐饮、乡村民宿等业态,打造“渔耕”文化为特色的冯庄渔业产业园研学基地,重点开发“观蟹日志”“趣味钓虾”“浑水摸鱼”等研学课程,促进研学和农文旅深度融合。“渔耕水韵·簖邂冯庄”研学旅游体验项目获评市特色田园乡村高质量发展一等奖。

在吴亚东带领下,记者来到该村渔事文化展示中心。这里主要分为科普馆、文化馆、美食馆,从科学普及到文化传播、美食制作,让前来研学的孩子可以一站式全面了解“渔耕”文化。馆内老师窦娟娟介绍,目前主要安排前来研学的学生参观渔事文化体验馆,了解渔业发展历史和渔事文化。此外,他们还组织孩子们通过手工制作,体验捕鱼、钓螃蟹、钓龙虾的“渔耕”乐趣。

乡村蝶变,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如今的冯庄村处处展现幸福宜居的乡村新风貌。吴亚东表示,他们将继续苦干加实干,围绕北塘、中田、南村三大板块做文章,力争将冯庄村打造成含金量更高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