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0年10月29日

莫把故事演变成事故

本文字数:1301

□ 兴姜之堰

平时喜欢步行上下班,因而有次突然踩上药渣,险些摔跤。据说把药渣倒在路口源于历史故事,但是社会发展至今,医疗科学今非昔比,健康文明蔚然成风,如此做法令人堪忧,必须自觉移风易俗,莫把故事演变成事故。

传说有一次“药王”孙思邈外出,路过一个小镇,看到一位老人正在将药渣倒在门外的路上,就上前去询问。原来,老人身患疾病,吃了很多医生的药都不见好,就准备把药都倒掉,不再吃了。孙思邈便为老人诊脉,然后查看了老人倒掉的药渣,告诉老人之所以一直没有好,是因为这些药不完全对症。孙思邈为老人重开了药方,老人吃下之后第二天就感觉身体好了大半,再接着吃了几天就完全好了。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人把熬过的药渣倒在路上,希望能被“药王”看到。

这个故事寄托着人们对于好医生的期盼,还有多个版本,分别把孙思邈的名字换成了各朝各代的名医,如张仲景、李时珍、叶天士等等。

有一次,李时珍到了一个偏僻的乡村,进了一间破茅屋,里头有位老人正在床上哼。李时珍一看,不是什么疑难症,只不过是简单的伤风感冒,于是解开包裹,配点药煎好给老人喝了下去。一会儿,老人出了一身汗,病就基本上好了。老人叹了口气说:“不瞒神医,我已请过好多江湖郎中,吃过几十副药,只是不见好哇!”李时珍请老人把江湖郎中的药渣拿出来一看,原来都是些假药劣药。

李时珍为老人医病的消息很快传开了,病家都拿出了存药让李时珍检查,发现都是些假劣药。此后,大家都把药渣倒在路上,为的是神医从此路过时好为他们检查真伪。

还有一说。相传清代江南有一个小镇开设两家药铺,一家名“宗德堂”,一家为“仁济堂”。两家都经营中药,业务上却出现较大的反差。“宗德堂”顾客盈门,生意兴隆,而“仁济堂”则门庭冷落,萧条亏损。久而久之,“仁济堂”的店主怀疑“宗德堂”使坏搞鬼,于是纠集一伙人前往“宗德堂”兴师问罪。两家正相持不下时,来了一鹤发童颜的老翁拨开众人说:“开药铺的,配药虽无人见,存心则自有天知。宗德堂经营有德,济世扶贫,仁济堂名不符实,见利忘义……”

不说不知道,一听吓一跳,“仁济堂”的老板猛然醒悟,原来他过去配的药往往以次当优,从而牟取暴利。老者一语中的,说得他面红耳赤、无地自容。打此之后,他祈祷神灵,认真悔过,决心改变过去的经营作风,凡有病人来“仁济堂”抓药,都一再叮咛须将药煎好服下之后,把药渣倒在路上,以让苍天鉴别,观其真假伪劣……

说来也真奇怪,从此,凡是在“仁济堂”抓的药都药效灵验,众口皆碑。如此日久天长,老百姓中便传开了,只要把药渣倒在路上,任千人踩、万人踏,就会药到病除、早日康复。

如今还把药渣倒在路上,无论是让苍天鉴别真伪,还是让过往行人踩后带走疾病,都显得陈旧老套、不合时宜。所谓“药渣倒出门,疾病不缠人”和“一经他人双脚踏,病魔就被众人压”之说就是为了自家人康健,为了求得自家人心理安慰,却去诅咒他人。把药渣倒在路上不靠谱更不道德,不妨可称为治病祈福中的一次败笔、一项事故,或许会付出不可料想的代价。

如何处理药渣,有识之士建议或放在阳台上驱蚊,或用于泡脚,或充当花肥。

总而言之,医病疗疾尊重科学,移风易俗崇尚文明,药渣也是垃圾不可乱倒,莫让故事演变成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