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9年12月06日

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

区法院“两个一站式”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

本报记者 鲁敏 通讯员 万娟

本文字数:1470

12月4日,第6个国家宪法日,区法院召开“两个一站式”建设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区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赵勇向媒体记者和社会公众发布区法院“两个一站式”工作开展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立案庭负责人郁峰就媒体记者关心的跨域立案、“两个一站式”等工作详细回答记者提问。媒体记者还参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非诉讼纠纷服务分中心,观看视频调解,现场感受诉前调解情况。

今年以来,区法院认真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按照上级法院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相关文件要求,全面开展“两个一站式”建设,多元解纷高效快捷,诉讼服务便利群众,“分调裁审”实质化运行。通过多元解纷,诉前化解大量矛盾纠纷,减少民事案件数量,9月和10月,区法院民事诉讼案件数量较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2.21%和8.93%,持续呈现下降态势。目前,区法院“两个一站式”建设在泰州法院系统名列前茅。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多元解纷工作机制建设。区法院摒弃“受案越多业绩越好”的政绩观,积极推进多元解纷机制。主动向区委报告,与区司法局认真对接、筹备,成立“诉讼与非诉讼对接中心”和“非诉讼服务法院分中心”,形成诉讼与非诉讼“二元解纷”格局,将“民事案件万人诉讼率”纳入地方平安综治考核;建立“审务工作站”,法官进基层进网格参与社会治理,搭建“府院联动”矛盾化解工作平台,实现法官与网格员资源共享、互联互动。今年以来,各级网格员协助法官送达文书612次,向法院提供执行线索374次;法官参与民间纠纷调解1271起,调解成功1118起,成功率达88%,实现全区各镇街都有“无讼村居(社区)”的工作目标。

强化诉前调解,减少民商事诉讼案件数量。区法院按照精准化建设的要求,“对外服务群众,对内服务法官”,2018年5月启动的审判辅助性事务外包工作现已趋于成熟,目前审判辅助性事务外包工作的“姜堰模式”已在全省法院系统推开,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定影响;完成“人民调解诉讼前置”建设工作,整合信访、公安、住建、司法、社保、环境、卫生等部门的调解资源,聘用6名人民调解员入驻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以调解员李亦恒冠名的“亦恒调解室”,并设立家事、合同、侵权、物业、医患、劳动争议等专业调解室,实质化运行诉前调解工作。今年5月至10月,驻法院人民调解工作室受理诉前调解案件1941件,占民事案件受案总数的27.9%,调解成功610件,平均每月调解结案110件,减少大量的民事诉讼案件,实现了矛盾纠纷诉前化解的工作目标;建立值班律师诉前调解工作制度,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律师工作站”,律师参与诉前调解、信访矛盾化解、代理申诉、法律援助,纳入律师考评机制,规范律师参与非诉调解和信访工作;通过律师诉前释法,让当事人了解自己的行为,预估法律后果,了解矛盾纠纷诉与非诉的利弊,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降低民事纠纷的总量。

优化诉讼服务,为当事人提供便捷的诉讼服务。在诉讼服务中心增设诉讼引导员,区法院设立材料收转工作台和法律援助工作站,鼓励和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及时解决当事人的诉讼困难,让当事人感受到“诉讼不再难”;优化诉讼服务中心模块设置,增设自助立案、跨域立案、智能编目、财产保全、鉴定质证、电子送达、档案调阅、缴费退费、涉诉信访等功能,为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的“一站式”诉讼服务;正在建设24小时自助式诉讼服务终端服务系统,建立无人值守的24小时自助式诉讼服务中心,方便当事人起诉、调解、质证、阅卷。

赵勇表示,区法院将继续挖潜、创新思路,依托信息化手段优化司法资源,进一步提升诉讼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将“两个一站式”工作持续推向深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全方位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