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9年07月17日

闲话“民以食为天”

本文字数:1341

◆缪政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顾名思义,日常生活中吃饭是天字第一号大事,婴儿一断奶就哇哇大叫要吃饭,清早出门跟乡亲们见面都要问候一声“吃饭了吗?”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凡此种种,无一不是践行古训的真实写照。

六岁那年,爷爷教我背诵五言绝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久而久之,我从字里行间领会到一粒米的来之不易,于是与大米结下悠悠深情。

民以食为天,言下之意就是吃饭既要靠天,更要靠地。有史以来,尚未有科学家能控制住天,但是人们为了谋求生存,夜以继日地与天斗,与地斗,呵斥高山低头,责令河水让路,终于将土地牢牢控制在手中。土地是万物之源,生命之根。万物无一不在土地上孕育萌芽,开花结果,繁衍后代……土地联系着历史与道德,政治与民生,而其中的媒介与命脉则是白花花、香喷喷的大米。纵观历代王朝,一切财富与权力,往往都是通过大米来衡量与转化,并以“石”计量。

水稻列位于五谷之首,故大米尤为高雅金贵。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望无际的田野绿浪翻卷,金波荡漾,蔚然壮观。江南丘陵地区,人们没日没夜地战风斗雨,改天换地,开垦出一圈又一圈梯田。层层翠绿覆盖着片片山坡,在蒙蒙雾气中,在幽幽月色下,在湖光山色映照下,构成一道道景色迷人的风景线。这一切既展示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伟大创造,也彰显出人们征服自然的坚强意志和非凡创举。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经济停滞不前,农业战线年年欠收,人民生活极其艰辛,每人每天只供应四两杂粮。1963年初春,那天天不亮,我就赶往十里外的顾高粮管所买口粮。饿着肚皮排了一天的“长龙”,好不容易才挤到开票的窗口。售粮的“老爷”白了我一眼,以居高临下的口吻说:“上级规定,城镇户口供应大米,农村户口供应杂粮。”

我心里“格登”一下:“啊,不种田的‘白皮’吃大米,种田的‘黑皮’反而吃杂粮,这是哪一家的政策?”

改革开放笑把金门开,亿万人民迈进新时代。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大米也冲破禁区走向市场,只要有钱,任听其便。我走进市中心华联商场。一排排包装精美的大米光彩照人,牢牢地吸引住众人的眼球。我心窝里涌出一股感恩的热浪,脚下猛一震动,一抬腿似乎走进一个崭新的时代。

民以食为天。肚子吃饱了,人性苏醒了,欲望与追求亦随之转移了。乡亲们一见面,不再问候有没有吃饭,而是关心在哪里发财?一个月挣几千块钱?大米的命运悄然发生变化:它们身上贴上五光十色的“绿色”“环保”“有机”等商标,身价倍增,售价也按等级上升,甚至达到每斤20多元,堂而皇之地登上超市货架。

顾客买回一包包大米,既看不到四季的交换,也闻不着泥土、阳光、雨露的清香,更难以回味农民辛劳的喘息与农妇脸上的忧伤……可怜的大米啊,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你与天地的亲密关系早就无影无踪。原本是一桌桌具体的“盘中餐”,如今转化为一堆堆抽象的“消费符号……

众所周知,每一粒大米都经历了四季的轮回,演绎了生命的沧桑,见证了土地的馈赠,同时也追逐过阳光雨露,领受着人们的安抚与神灵的祝福。大米与玉米、小米、黄米、高粱米一律平等,无有贵践之分,都有权利进入人胃,化为血肉与精气神。

大米至善至美,敬畏大米旨在遵守道德底线,梳理人与天地的伦理,从中找回纯洁的心灵与善良的人性,欣然走向感恩的故乡,享受永恒的充实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