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1年03月01日

条河村:打造乡村振兴涟水样板 描绘幸福宜居崭新画卷

■ 融媒体记者 姜 浩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成集镇条河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这也是淮安市唯一一个被表彰的先进集体。“获得此项殊荣既是对涟水、对成集脱贫攻坚工作的肯定和鞭策,让我们在振奋之余更觉得做好农村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成集镇党委书记黄勇表示,今后将继续围绕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持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突出产业支撑、强化社会治理,着力将条河村打造成为乡村振兴涟水样板。

条河村位于成集镇西南部,由原和圩、条河、金汉三个村合并而成,有10个村民联组,788户、3656人,耕地5850亩,曾经是省定经济薄弱村,有建档立卡低收入户199户、674人。截至2019年年底,低收入户全部脱贫销号,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0余万元。

近年来,条河村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生态富民,通过兴产业、建新村、育新风,走出了一条群众安居乐业、产业富民的特色之路。

 

突出产业支撑

靠自己的骨头长自己的肉

 

2月26日,在条河农村新型社区周边的果蔬园,只见连排的大棚内,青色的小西红柿挂满了藤蔓,近20名村民正在紧张忙碌着,面对即将丰收的西红柿,大家喜笑颜开。

据了解,五年来,条河村立足本村实际,坚持“产业富民、产业强村”理念不动摇,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全力构建以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龙头,食用菌产业园、果蔬园、西瓜园、马铃薯园为支撑的“一区四园”发展框架。2020年,仅食用菌产业园和果蔬园就为村集体增收50万元。

“只有做强产业、做厚家底,才能更好地带动群众,让大家常年有活干,一起增收致富。”条河村党总支书记陈正东告诉记者,近年来,条河村流转土地3000亩,新建大棚80余个,全力打造西红柿、食用菌、西瓜和马铃薯等特色产业,有力促进了村集体增收。同时,该村还组建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村民就业200余人次,特别是原来不少在外务工的村民选择留村就业,目前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真正帮助村民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务工挣钱的“致富梦”。

 

改善居住条件

让群众生活更舒心更美好

 

在条河新型农村社区,一栋栋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树木葱茏,如同一幅风景宜人的彩色画卷......“十三五”期间,条河村紧紧抓住省扶持苏北地区农村危房改造机遇,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加快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努力让农民群众“腰包鼓起来,生活美起来”。

该村充分尊重群众需求,采取“统规自建”,并赴浙江及周边市县等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先进经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带有浓郁江淮风韵的条河新型农村社区,推出深受村民喜爱、符合农民生活习惯的双拼和四拼户型,并提供多种房型结构供群众选择,有效满足了村民的不同需求。如今,一、二期311套房屋已建成,村民已经全部入住,三期正在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将于3月份交付给村民,整个新型社区全部建成后,可实现522户家庭集中居住。

“一辈子也没想过能住上那么好的房子!如今,就等着三期分房了。”该村村民杨勇笑着告诉记者,“社区刚开始建设时,我心里总是不踏实,觉得建的不会让大家满意,没想到一、二期建成后,不仅房子质量特别好、特别漂亮,社区里幼儿园、超市、农民大食堂、老年活动中心、淮海书场等设施还一应俱全,还好,如今赶上了三期,全家人都盼着早点搬进去呢。”

 

培育文明乡风

焕发美丽和谐乡村新气象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实现脱贫致富后,条河村还致力写好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

该村着力探索建立以党建为引领,各方参与、功能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多元化治理模式,修订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让农民群众当“主角”,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同时,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建设群众大食堂,为群众办理红白喜事提供场所,推动移风易俗,涵养文明新风。此外,常态化开展“星级党员”“文明户”评选,实施垃圾分类,拒绝乱搭乱建,逐步培养群众爱卫生、讲文明的生活习惯,基本实现垃圾不落地、车辆不乱停、房前屋后不乱放,让广大群众真正共建共享和谐美丽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