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8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同心文苑
2021年08月28日

乡土往事

(连载61)

新四军三纵队部分干部

 

新四军东进部队

新四军东进启东根据地日趋壮大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十月的一天,张侠风、李若松、龚乃粟3人,分别骑着一辆自行车,直奔海门三阳镇,兴高采烈地去迎接新四军东进启东。随后,通崇海启人民抗日自卫总队在久隆镇易家宅宣布改编为崇启海常备旅,茅珵任旅长,韩念龙任政治部主任,开始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配合新四军东进启海。11月,新四军三纵八团与崇启海常备旅会师,为创建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启东是新四军东进的终点。黄桥战役胜利之后,陈毅指挥新四军决定东进,继续向通(南通)如(如东)海(海门)启(启东)进军,到达丰利后召开群众大会。新四军五团进驻海门三阳镇后,就派人到启东联系。于是,启东就决定派出党政军代表3人去迎接新四军。其中,张侠风代表县党部、工商界,龚乃粟代表县政府,驻守在泰安港县常备队第二中队的李若松代表地方部队。

从汇龙镇到三阳镇有六七十里路程,3人将自行车蹬得飞快,两个多钟头就赶到了目的地。新四军五团团长王澄、政治部主任姚力亲自迎接。

新四军五团的前身就是启东抗日义勇军,不少战士是启海人,姚力也是启东人。他们回家的心情也十分迫切。

改编地方部队,这是一件十分敏感而又重大的事情。在抗战复杂的形势下,谁掌握了武装谁就拥有了实力、赢得了主动。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启东地方上有县常备大队300多人,全县5个区的常备大队各有二三十人,县长董伯祥的实业大队有二三百人,县公安局警察大队四五十人。这是一支数量可观的地方武装,但随时有被各方势力并吞的危险。

得悉新四军将要东进,县常备大队一中队就已经和新四军取得联系,并隐蔽在农村。县长董伯祥听到这个消息后,自然十分着急。他忙喊上勤务兵,骑着摩托车直奔如东掘港找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3纵队陶勇司令责问,结果碰了一鼻子灰。

考虑到启东全境实际已经被抗日游击队所控制,因此新四军东进的部队就只派姚力带一个警卫排和十几个干部到启东整编地方部队。

时近深秋,天气转冷。启东百姓听说子弟兵回来了,就开始忙着为部队赶做棉衣。因为陶勇的新四军部队还是第一次抵达启东,人们就像看新娘子一样争睹新四军风采。有的亲手上前抚摩“新四军”的佩符,还有的笑着询问“共产党用啥办法,把你们领导得这样好?”不久,启东这些地方武装就在汇龙镇大操场顺利完成改编,成为新四军五团三营。县常备大队第二中队队长许诚被委派为营长。从此,许多启东籍子弟走上了革命道路,并在随后的保卫掘港战斗中英勇杀敌。

再说,瞿犊、王进被害之后,他俩留下的抗日游击部队一部分就由茅珵带领,转移到了崇明。当时,国民党在崇明设立了抗日自卫队总队部,其骨干直属特务中队完全被共产党所掌握。1940年8月,茅珵、韩念龙奉中共江苏省委的指示,率崇明抗日自卫总队转移到江北通海地区,准备迎接新四军东进。一日深夜,中队用3辆独

轮小车将枪支运到江边船上,藏在灰肥中运到江北;所有人员分批经上海赶到海门江边的桃源镇茅珵的家乡集中。随后,茅珵率领的这支抗日地方武装改名为通崇海启人民抗日自卫总队,驻守通海和启东地区。11月,进驻久隆、二厂一线,并改编为崇启海常备旅。中共崇启海县委也随之成立,开始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配合和迎接新四军东进启海地区。

(下期连载:顾民元孤胆赴任颁新政十条方针)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