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0年07月03日

仪征园林中的花木

色彩是组成园林艺术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园林中的主要色彩是绿色,而色叶树种由于其亮丽的色彩,比一般植物更能引起游人的注意。植物被人为地赋予了个性,成为人格的象征,高低贵贱由此而分。

意境是从古至今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观,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而对意境的追求也正是中国古人对园林中花木种植审美的重要基础。

仪征历史上园林中最为典型的花草布局是朴园,仅沈恩培的《朴园记》上就有“牡丹百数十本,高下逦迤”“远望梅林,近揽莲塘,竹外桃花,水边垂柳,五光十色”“临水依山,种芍药亩许”“编麂眼篱,为莳菊计”,有一定规模的花就有差不多十种,其中以梅树为胜,“种凡三四百树,小有罗浮香雪海之胜”。色彩对比明显,使得红色更红,翠色更翠。而且这些花木与黄石、宣石相呼应,如牡丹就种在“留仙小馆”边上的“白石”边上,白石则是宣石,在协调中产生和谐之美。

在仪征历代园林中竹子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植物,北山寺、白沙翠竹江村、朴园、州治郡圃以竹子为最多。钱泳朴园诗《竹深处》云:“碧玉立千竿,翛翛满深坞。有客自来看,巍然一亭古。”自称“我生爱竹入骨髓,僻嗜不亚琅琊王”的清初诗人高邮人李必恒则对北山寺的竹子大为惊叹,他在《北山寺看竹歌》中写道:“参天寻丈那可计,小者围以一尺强。苍龙掉尾互腾攫,青鸾捩翅争翱翔。万纛矗立森羽葆,千夫环侍排戟枪。新篁离离正解箨,粉痕初腿肌理香。”

竹子广受人们喜爱,正如苏东坡所述:“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说明竹子在人们的生活中用途很广,人们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另一方面,竹子可以形成疏密有致,独具特色的景致。同时,竹子形态各异、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为园林造景提供了良好条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兴土木,为建“上林苑”从山西云冈引种竹子到咸阳,这是竹子用于造园的最早记载。到了魏晋、南北朝,当时的皇家林和官宦私家园林中的竹子造景也相应得到发展。明清园林竹子与水体、山石、园墙建筑结合及竹林景观,是江南园林、岭南园林的最大特色之一,竹子于园林发展进入成熟阶段。

梅花、桂花、芍药、牡丹、菊花、杏花等也是仪征园林中常用花卉,大的园林基本全部囊括,小的园林有的以牡丹见长,有的以桂花为主。

桂花可以赏花,又能闻香,现代都市园林造景时,经常会选用上它。桂花还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物之美者,招摇之桂”,历代民间也皆视桂花为吉祥之兆。仪征桂花树多在盐商园林之中,目的是希望子孙中榜登科“折桂”。石涛在白沙翠竹江村十三景诗中说:“树树珠光起,客醉广寒里。花覆比肩齐,氤氲香十里。老去独悲秋,清见杯中底。”盐运使曾燠《八景诗》中《小山秋》云:“淮南王去后,仙种留人间。隐者招不来,坐使秋光闲。我家华子冈,桂树凌寒山。山灵应见怪,问我何时还。”后来白沙翠竹江村转给了吴氏,吴园中桂花规模扩大,闻名淮南,《真州竹枝词》引中说:“园前路径清幽,未至门即闻花香袭人,至则老桂丛假山,参差上下,宛然香国,园丁进江水茶,现采本塘红菱,煮以奉客,大有江乡风味。亦有载酒花下者自挈食盒,颇称雅集。”江上别墅是“朱永年读书处,在三坝河南”。汤显祖《夜醉留别永年》诗:“荆溪不羡桃花源,便自真州可避喧……江北蒲茸堪揽结,淮南桂树莫攀援。”说明桂花树很受读书人家的喜爱。

梅花更不用说,南宋的真州梅园,从尖山到长江边十多里梅花让人流连忘返。明清两代仪征私家园林中梅花也是十分普遍,这也是文人品格上的追求。小东园,“在东城门内,前临城濠,王中丞大用宅后园也。池中有钓阁、涵碧亭。”蒋山卿《小东园看梅》诗:“残腊江城静掩扉,相公庭院独芳菲。正看白雪盈盈落,忽讶丹霞闪闪辉。临水偏能供客眼,随风讵惜点人衣?酒酣却笑王猷棹,夜半山阴祗自归。”休园在县东十里江麓,是蒋山卿退休后居住的地方,中为玉山草堂,左跨池为飞丽阁,阁东为紫薇亭,后为竹里馆、梅花坞。《梅花坞》云:“可怜雪满树,况逢花满园。春心欲断绝,斜月正黄昏。”在盐商花园中梅花最多的当数朴园,钱塘沈恩培《朴园记》曰:“其东曰‘修到吟到之馆’,则种梅处也。先生雅有爱梅癖,种凡三四百树,小有罗浮香雪海之胜,故近北一楹,曰‘环洁辉暎’。”邑人张安保《朴园记》曰:“老梅千树,凌寒着花,幽香远生,一白如雪。”

从树来说,仪征园林中除上面的一些以赏花为主的树外还有松柏、芭蕉等。《府志》引清朝钱升《黄雨相西亭记》:朱氏别业西亭“亭之前,为古梅者二,为修桐者七,为垂柳者数十株。凡牡丹、芍药、芭蕉、芙蓉之植,无不毕具”。丽江园有松竹亭、松轩,闵园有詹钟祥《饮闵园纪事》诗:“千竿水竹沿池碧,半亩山松倚石苍。”邑人张安保《朴园记》曰:“而吾因想斯园也,春信初转,群芳未回,苍松满山,当风扫翠。”

仪征园林中花与石、水、建筑有机结合,相互交融,自然统一,给人以美妙的享受。在造园艺术中常借自然风声与墙体、松林、竹林等相结合产生洞音,松涛、竹籁之声等营造不同的意境。在园林中以雨打芭蕉、荷叶、翠竹、梧叶之声取境,别有韵味。在园林中花木也引来了动物,其声营造独特的气氛和含蓄的意境,在动物声音中最为婉转多变的要数鸟声。“枝头好鸟,林下文禽,皆足以鼓吹名园,非取其羽毛丰美,即取其声音娇好。”可见,鸟以其色泽美、形态美和声音美,为园林美景增添不少趣味。高高树上吟唱的蝉,盛夏时日蝉声由小至大,再慢慢隐去,这种绝妙的声音,在人的心灵深处荡漾,让人的思绪归于宁静。

仪征园林中无论是造园人还是园主人通过园林的美实际上追求的是精神境界。也许有斗富攀比的心理,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综合的知觉的升华,感受造园者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将主观之情与客观之景统一,从而达到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物我同一,使审美主体获得身心愉悦的艺术境界,给予游赏者以情意方面的信息,唤起以往经历的记忆联想,产生物外情、景外意。

(节选自邓桂安《仪征园林文化》)